王世奇
北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沿用多年的“人口调控”四字取消,代之以“人口服务管理”,而管理模式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全覆盖”,这是“实有人口”表述五年来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的集聚效应,人口已经和正在从农村到城市进行流动。由于外来人口当中年轻人的比重很大,城市正不断地从外来人口那里收获“人口红利”,外来人口流入城市某种程度其实是“农村支援城市”。但由人口流动增加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成为社会管理要面对的一道重要课题。现实生活中,由于户籍制度的门槛、用工制度、入学制度等制度壁垒的存在,容易把外来人口推向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如果城市决策者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不能善待外来人口,不能兼顾平衡“外乡人”与“本地人”利益,当“外乡人”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表达,就容易导致社会矛盾产生。如,某些城市接连出台了限制外来人口进入的政策,或者是把户籍准入门槛条件定得很高等;个别人甚至提出“增加外来人口的居住成本,让他们无地可住而不得不离开”的主张。
不可否认,外来人口数量的增长,给城市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带来了压力。但与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贡献相比,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承认:外来人口对城市的贡献远远大于他们对城市的索取。所以说,善待外来人口,事关一个城市的良心和气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在“2011中国城市十大年度生活现象”评选中居首,就是人心所向。关注外来人口的切身利益,是维护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中央媒体近来接连呼吁“以最大的诚意让农民工融入城市”,本意无非是试图消除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歧视,给他们以制度上的人性关怀,尽最大努力保障他们的权益,实现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待遇。
当然,就户籍制度改革而言,目前很难一蹴而就。但城市在善待外来人口方面可以做的还是很多的:例如取消针对外来人口的各项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合理的收费和过于严格的管制等;城市社会公共产品如社会保障、教育等的分配按照属地原则一视同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等。近来,有很多城市都提出要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显然,有大胸怀才有大城市。一个大城市应具有起码的包容精神,那么,请从善待外来人口开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2-01-31/17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