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④
梅文 蒋培玲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标志有三点:一是书法,二是京剧,三是支撑中华传统文化大厦的儒、道、佛三大支柱。”在书法家陈晓军看来,书法不仅是一项让人修心养性的兴趣爱好,更是一门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学问。
博采众长 师古而新
在中国古代,文武兼修是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在自古就是关陇要冲,素有“陇口要地”之称的甘肃静宁,这片热土赋予了静宁人坚韧执著的品格和淳朴的心灵,如同“静宁”所取“宁静安谧”之意,无不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气息。40多年前,陈晓军就出生在这个人人能书、个个会画的“书画之乡”。自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他渐渐喜爱上了书法。王羲之的《兰亭序》,赵孟頫的《洛神赋》,柳公权的《玄秘塔》,颜真卿的《多宝塔》等碑帖,伴他度过了难忘的日日夜夜。
他师法“二王”、赵孟頫,先后拜过在传统文化方面有很深造诣的书法大家启功、著名书法家吴善璋、胡介文、吴三大等为师,并在大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刻苦摸索下,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逐渐形成了以行书和行草见长,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的特色。他的书法作品挥洒自如,结体优美,风骨硬朗,端庄清逸,深受收藏者喜爱。
然而,不知是否在古帖中“徜徉”太久的缘故,年轻有为的陈晓军却不“新潮”,甚至有些保守:“当代,有的人只重传统,不思创新;有的人摒弃传统,刻意创新,而我更看重传统的东西。那种摒弃传统的创新,虽是另辟蹊径,却缺乏渊源,最终只是昙花一现,不会源远流长,也不会成为经典。”在陈晓军看来,书法要“师古而新”,要在学习古人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性,既有古风,又有今韵。自上世纪1990年起,陈晓军多次参加全国、全省的书法大赛,作品多次获奖,并被有关媒体或书法选集登载。
勤能补拙 厚积薄发
东晋,王献之在写完后院18大缸水后成为传世名家。同样,陈晓军一直深信“勤能补拙”的成功诀窍。在8小时工作之外,他把时间多数给了书法。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没有充裕的时间和固定的场合练字,他就把勤奋体现在练习“眼”和“心”上。“手练是提高书法的笔法技巧和章法布局,而眼练,促进的是欣赏水平和感性认识,心练则重在培养理解能力和书法悟性。在没有条件提笔练习时,我会用眼、用脑来补拙。”陈晓军说道。
对于陈晓军的这个“妙方”,时常跟他一起研习书法的马先生说:“起初我总认为,只有长时间的临池泼墨,大量的练笔,才是习练书法的重中之重。但是跟他在一起,外出或是坐在车上,没有办法做到手练,他就提醒我要‘眼练’,而且要经常欣赏名家名作;散步时,他会督促我‘心练’,要我在脑子里细想每个字是什么结构,哪位名家的某个偏旁处理得如何好。一来二去,我把大量的别人的长处吸收消化后,日积月累就变成了我自己的长处。真是由衷地佩服他的这招眼练、心练法。”
在从事书法创作和研究的20多年里,陈晓军同时还研习绘画,尤其是中国画。在他看来,学习书法的功夫要在字外。“现在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真没我们小时候幸福,比如说文学、诗词、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艺术修养,我从小生长在书画之乡,耳闻目染地边看边学,没有压力,不像现在的孩子是带着任务在学习,主动与被动是不一样的。”带着过多的随性,陈晓军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不仅在字的形体和外在美上下功夫,更在意一幅书法作品能否在笔墨间散发出令人如痴如醉的文化艺术魅力。
时常,跟陈晓军一起欣赏书法作品的朋友,都会领教这个曾为“孩子王”5年的他的认真劲儿,需要跟着他“走进去”(感悟其中的文化内容、艺术境界和思想内涵)看,还要“跳出来”(从文字演变、文学、历史、社会等角度结合起来感悟和品味)看。不过,陈晓军的这份“矫情”也使他在收藏界威望颇高。由于长期的实践积累,一方面,他大量观看和悉心研究书画真迹;另一方面,大量观看和研究一些仿伪作品和书画赝品,藉此提高鉴定眼光和鉴别水准。在其从事书画收藏和鉴定的20多年里,陈晓军目鉴明代、清代、民国及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一万余幅,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经验,而且砺练了较高的甄别眼光。目前,陈晓军被宁夏收藏协会及全国多家文物书画鉴定机构聘为书画鉴定顾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7/17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