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杜村农民筹办第九届“吕剧春晚”


    牛庄镇大杜村村民正在排练“大杜村吕剧春晚”。

    蒋培玲 卢晓娜 文/图

    12月,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在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大杜村的“吕剧排练厅”内却是琴声悠扬、笑声不断,男女老少十余人凑在一起,好不热闹。原来大杜村的村民正在为“大杜村第9届吕剧春晚”进行紧张的排练。牛庄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的发源地,在这里“村村锣鼓响,家家把戏唱”,人们对吕剧艺术的热爱与生俱来,一到农闲节假日,几个人就会凑到一起“亮嗓子”。在吕剧的带动下,当地农村文化生机焕发,农民自发开展文艺活动的热情高涨。这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吕剧春晚”就是由大杜村农民自发办起的。

    从“盼”春晚到“办”春晚

    提起这“吕剧春晚”,就不得不提到它的“总导演”杜瑞杰。别看杜瑞杰是农民出身,身为吕剧第五代传人的不仅能唱会演,还热爱吕剧创作,他带头创作的《传艺》、《卖蟹记》等20多部小吕剧多次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

    “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争着盼着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看完了大家就开始凑到一块唱戏。俺就想既然俺们能‘自编、自弹、自演’,何不组织大家来一台自己的‘春节联欢晚会’!”早在2002年,多才多艺的杜瑞杰就萌生了自办一台“春晚”的想法。

    说干就干!2002年春节刚过,杜瑞杰就开始在村里张罗“吕剧春晚”的事情,目标是要办一台真正贴近群众生活的晚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组织一场“原创”晚会实属不易。首要任务是剧本。老杜在村里“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专业创作队伍,经过几个月的搜集和创作,根据实际生活中鲜活事例改编的十几个剧本终于出炉了。接下来依然困难重重。演员闹情绪,他就亲自上门做工作;场地太小,他就找到村委会协调;资金不到位,他就到镇文化站争取财政支持;乐师不够,他就自制一人能演奏多种乐器的“七音箱”……

    在政府的支持和乡亲们的协助下,经过大半年的辛苦忙碌,一台完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吕剧春晚”终于在2003年的大年初二准时开演。

    前来观看晚会的乡亲们惊奇地发现:除了观众喜爱的传统吕剧外,还编排了歌舞、相声、小品等节目,内容十分丰富,“演的尽是身边人,唱的都是农村事”,几乎人人都可以在台上找到自己的影子。群众积蓄已久的热情一下子被激发了,“大杜村吕剧春晚”一炮而红!

    从“排”节目到“选”节目

    “别看俺这‘春晚’级别低,但是人气挺高!虽然没有任何报酬,但是每年到这个时候,周边十里八村的戏迷们就赶来报名,甚至市里的好多文艺爱好者也都慕名来参加。”说起村里的“吕剧春晚”,大杜村的村民满是自豪。“初二那天晚上俺们的锣鼓一响,上万人便挤到俺这小村子里来看戏,那叫一个热闹啊!”……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吕剧春晚”便慢慢地由大杜村的“自娱自乐”演出走向面向社会的公益性演出,报名参演的人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镇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吕剧基金”支持他们的公益活动,并成立了“吕剧春晚筹委会”。现在的杜瑞杰不用再忙着写剧本、排节目、筹资金了,而是专门负责给节目把关。

    由于群众热情高涨,晚会时间由原来的2个小时扩充到了3个小时。今年“第9届春晚”已经有30多个节目报名,远远超出了晚会的需要。没办法,杜瑞杰只能忍痛割爱,放弃那些不是原创、排练不精、表演水平不够的节目。由于节目被砍掉,一些熟人就来找老杜“算账”。

    这不大家正聊得高兴,就听见他的电话响了起来,只见他接起电话眉头微蹙:“小赵,你们的节目不属于原创,不符合晚会的要求!再说你是老演员,要发扬风格,下一次有节目一定优先让你上!”放下电话,老杜无奈地对笔者调侃:“你瞧,俺都快成了‘我要上春晚’的评委了!”

    在大杜村,在占地3000多平米的文化广场上,一个100多平米的大戏台刚刚搭建完成,这是镇政府为方便老杜的庄户剧团日常演出而专门搭建的。“这里能容纳上万观众呢,在这样的大戏台上,乡亲们唱起来就更有劲了!这届春晚俺也准备亲自上台唱一曲《吕剧乡情》!”已做多年幕后工作的老杜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萌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2-10/176272.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