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党委书记 李长勇

    北务镇位于北京市东南,下辖15个行政村,全镇1.2万人口,农村劳动力4118人,全镇47%的劳动力从事瓜菜种植。几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确立“依靠群众、示范带动、梯度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关注民生为突破口,通过重点开展垃圾治理建档、循环利用、阶梯水价、设施建设、优化环境、文明家庭创建、转变职能等工作,立足于本地区实际,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几年来,北务镇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其主要体现在忽视群众参与、忽视规划制定、忽视可持续发展、忽视群众利益等几个方面。

    一是政府主导用力过猛。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改水、修路、改厕、建设生态家园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维护管理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二是群众观念转变迟缓。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群众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思维定势、生活习惯等影响,对新农村建设反应冷淡,关注和理解不够,“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自觉维护的意识,有些群众甚至出现负面情绪,不能够真正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是干部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多数的决策都是通过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表决、通报,有些村因事前没有深入征求村民意见,事后又缺乏沟通,致使部分村民感觉在走过场,使干部群众不能良好互动、上下沟通、团结协作。

    针对以上的问题,北务镇从关注民生入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向前发展。结合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考虑民生、统筹安排,创新工作思路

    几年来,北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各村实际特点,进行规划、美化、绿化,稳步推进村庄建设,形成了“一街一景”的村庄特色。为了解决群众生活环境得不到长期有效维护的老大难问题,北务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激发村民积极性,确保环境改善的彻底性和长效性。

    建立卫生档案。2011年,北务镇15个村选出了公信度较高的150名村民代表,组成街道卫生检查小分队,每月初对街道卫生实行检查,并督促存在问题的村民进行整改;中旬进行复查,将每月检查结果记录在案。检查评比后,年底对达标的农户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提高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垃圾纳入规范化管理。北务镇取缔了30个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覆土后进行植树绿化,并加强监督巡查,确保无二次倾倒现象的发生。同时将镇内5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生活垃圾纳入规范化管理,组织指导企业与区环卫中心签订清运协议,实现企业生活垃圾100%规范化清运。成立北务镇专职环境设施维修队,定期进行维护检修,保持垃圾收集设施完好。镇、村每日坚持出动120余人、20辆垃圾清运车负责收集清运各类垃圾,实现垃圾规范化管理和村民生活水平的“双提升”。

    建设农业垃圾循环利用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方针,必须处理好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和安全发展。

    近几年,北务镇投资近百万元,在北京福劳尔花卉有限公司启动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解决了周边130多户、1000余亩农田的垃圾污染问题,为农业大镇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再利用开辟了新路。

    实施阶梯水价。作为全区改水试点,北务镇率先建起了自来水厂,从北小营水源地调水。目前,全镇15个村、48家企事业单位全部实现了市政集中供水,北务镇每村、每单位、每户都安装了“IC”卡水表,实现一户一表一卡,分户计量,并在全市率先实行了“阶梯水价”,量化村民用水指标,节水实行补贴,超标用水高倍收费。根据农民实际日常用水需求,按照每人每月3吨水的标准为农民定量,每吨按照1.7元的价格收费,其中政府补贴50%,农民用水每吨只需承担0.85元。据测算,实行集中供水、阶梯水价后,群众不仅吃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而且全镇月人均用水量降低到了2.5吨,比以前节省了40%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绿化 可持续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上一篇 : 美丽乡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