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燕 通讯员 刘锦辉
深秋时节,行走在甘肃省通渭县的大街小巷,你会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独特韵味:街头巷尾画廊鳞次栉比,书法字画悬于四壁;农家院落里,人们或聚在一起欣赏堂屋里挂的字画,或拿起笔泼墨挥洒。其实,现在的通渭人,不仅喜书法,擅书法,而且也开始卖书法作品了。“两个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就指望这字画了。”镇坪道村40岁的农民许世宏跟记者谈起他习字绘画笑着说,书画是他的主业,种田是他的副业,近几年靠书画收入了30多万元。现如今在通渭村镇也有了书画交易市场。
通渭位于甘肃省中部,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十年九旱,自然灾害频繁。就是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神奇般地延续着一种群众性书画传统,被学术界称为“通渭现象”。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渭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近年来大力实施“文旅活县”战略,明确提出发展书画产业。李昆告诉记者,县上建立了通渭书画院和书画艺术学校,成立了文化产业协会、教育书画协会和硬笔书法协会,还组建了3个书画经营公司。现在全县书画创作人员已形成梯队,尤其是近些年农民书画家的队伍不断壮大,全县3000多名创作人员中,农民作者占20%。有不少人在县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记者了解到,现在通渭有国家和省两级书法、美协会员共82人。
通渭县全县9.53万户人家几乎家家有字画,收藏总量不下150万件。目前,全县有画廊和装裱店320余家,书画从业人员2080人,全年装裱书画作品10万余件,形成了创作、交流、装裱、销售为一体的市场化格局。通渭书画交易辐射陕西、甘萧、宁夏等多个省区,集散地功能已初步形成,年书画作品交易额在5000万元以上。
县委书记令续鹏说,通渭今后将努力打造建成国内有影响的书画家写生基地、当代书画名家交流基地、国内各艺术社团和院校实践基地、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西北最大的书画销售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1-08/174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