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耍中幡:顶天立地的天桥把式


    在反映北京清代或民国时期历史的诸多影视剧中,观众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十余米高、几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引来围观者赞叹称奇,一片叫好……

    这些场景的发生地北京的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出现雏形,清末民国初年天桥市场迅速发展壮大,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表演最受欢迎。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是既装饰华丽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耍中幡是在行军或打猎休息期间,旗手们为给皇上解闷,挥舞耍动大旗以博皇上欢心,鼓舞三军斗志。

    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连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

    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考究的中幡竿顶上还有一层乃至数层由彩釉、锦缎、响铃、小旗、流苏组成的圆形装饰物,称为缨络宝盖,舞起来不仅五彩缤纷,而且发出悦耳的声音。

    清代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新中国成立后,天桥宝三跤场在宝善林先生的执掌下,与全国各地大批专业和业余高手在此切磋技艺。不幸的是“文革”期间,天桥市场消失,耍中幡无从得见。所幸改革开放后,第三代传人付顺禄先生之子付文刚成立了民办民俗文化艺术团体——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

    如今,天桥中幡发展到第五代传人付文刚手中,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与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跨、膝、脚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天桥中幡凭其精湛的技艺、滑稽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项目。2006年5月20日,中幡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春节,付文刚带领徒弟们参加了“北京风景舞动澳大利亚”活动,中幡表演成为悉尼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近期,艺术团还将应邀到加拿大、美国、俄罗斯等国家演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心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10-15/173611.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