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


    □□本报记者杨曙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关键转型期。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开始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阶段。现代畜牧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对诸多的风险挑战。

    日前,记者就我国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内容,采访了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高鸿宾副部长回顾总结了“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成就,并就未来5年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形势、目标、政策和措施等做了分析和解读。

    记者:过去5年,我国畜牧业的稳步发展,为畜牧业“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请问“十一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高鸿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十一五”期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五年来,畜牧业成功应对众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畜牧生产稳步发展,饲料工业持续较快增长,草原保护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2010年肉类总产量7925.8万吨,比2005年增长14.2%,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禽蛋产量2762.7万吨,增长13.4%,连续26年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3748万吨,增长30.8%,居世界第三位;饲料产量1.58亿吨,增长47.2%,居世界第二位。

    产业素质稳步提升。2010年,全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存栏500只以上蛋鸡和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4%、82%和28%,比2005年分别提高18、16和17个百分点。标准化规模养殖快速发展,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和产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饲料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3.9%,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连续5年保持较高水平。生鲜乳三聚氰胺含量抽检合格率连续2年100%。

    饲料工业快速发展。2010年工业饲料产量1.62亿吨,是2005年的1.5倍。主要饲料添加剂实现国产化,赖氨酸、维生素C等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饲料机械制造业专业化发展迅速,产品达数十个系列200余种,远销国际市场。饲料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年产5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或企业集团达30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比2005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草原保护建设成效显著。全国禁牧休牧轮牧草原面积达16亿亩,落实草原承包面积33.1亿亩,退牧还草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围栏封育草原面积达9.3亿亩,项目区植被盖度提高12个百分点,草原牧区牲畜超载率降至30%,鼠虫害为害面积下降15个百分点。

    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10年全国畜牧业产值2.08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56.5%。畜牧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农牧民增收,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养殖业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达50%以上。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什么样的机遇,产业转型要应对什么样的挑战?

    高鸿宾:一方面,随着国家强农惠农力度持续加大,畜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未来每年新增人口约670万,农村人口城镇化数量约1200万,畜产品消费需求仍将继续刚性增长,将进一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素质大幅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加强,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现代畜牧业建设具有良好基础。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是畜牧业扩量提质的关键转型期。

    另一方面,当前我国畜牧生产中,小规模低水平的散养方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基层兽医防疫队伍素质不高,执业能力参差不齐,兽医系统培训平台和执业兽医体系尚未建立,难以履行《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任务。随着畜牧业加快发展,饲料粮需求速度将高于国内粮食预期增量,饲料资源紧缺将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同时,规模养殖用地难、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也对畜牧业发展形成严重制约。由于畜禽养殖污染处理成本偏高,部分畜禽养殖者粪污处理意识薄弱,设施设备和技术力量缺乏,畜禽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人草畜矛盾突出,2010年重点草原牲畜超载率为30%,草原畜牧业生产力不断下降。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畜牧业发展也面临着生产方式仍然落后、产品质量安全、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制约等诸多挑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饲料 畜产品 奶牛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