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怡弘斋”年满二十四


    石门子口村周边群众经常到王法伦的乡村书屋——“怡弘斋”看书(上图)。

    王法伦书屋里展示他收藏的古书、古墨和文房四宝(下图)。

    □□ 刘洁张文智文/图

    山东省胶州市马店镇石门子口村美术教师王法伦,自费购书开办乡村书屋,让周边的村民尽享读书之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门迎客第一天算起,王法伦的书屋下个月就将年满24周岁。

    王法伦今年58岁,其父王金梓曾教过私塾、任过村大队会计,今年已经87岁高龄了,仍然耳不聋、眼不花,每天坚持读书、看报、写体会。在父亲的影响下,王法伦自幼喜爱美术、书法,他的多幅书法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从教40年中,他累计为群众书写对联1万余副……

    早在1987年,为给四世同堂的6口之家和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王法伦在自家正房中开办了30平方米的书屋,并起名“怡弘斋”。目前,书屋藏有教育、书画、少儿及农业知识等6大类图书5000余册,其中一些书籍,是祖辈人留下的清朝等年代的古籍书。每年他还自费订阅《红蕾》、《小葵花》等一些适合孩子们读的期刊。

    日前,笔者慕名来到书屋,只见书屋非常整洁,里面摆放有二三十个凳子,王法伦的父亲和村里的几位老人正在看古籍书,并且还不时地谈论着。放学后,一些学生也过来看书。小学生王琦说:“我们比其他村的同学有福气。王老师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书,他们都羡慕俺村有这样的书屋呢!”

    “把古籍书放在书屋,是为了不让古书失传;订一些期刊,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到这里看书。”书屋主人王法伦说。

    这些年,为了让书屋内容更加充实、更实用,王法伦每年都要添加一些新书,在周末两天里,还帮着村里的人查阅资料。妻子杨淑琴则把服务书屋作为自己的“职业”,每天整理书籍,并给在书屋看书的老人和孩子们沏茶倒水。而这一切,都是他们夫妻自愿做的。夫妻俩表示:作为读书世家,能为乡亲们做点事,值得。看着老人和孩子们来读书学习,他们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每天都有村民到书屋里来读书,多时有二三十人,尤其是周末和假期。因为开办书屋供村民读书学习,王法伦的家庭被评为青岛市学习型家庭,石门子口村还把王法伦的书屋定为群众培训基地。王法伦表示,他会继续购买各种图书充实书屋和收藏各种有价值的名人字画等,并在互联网上建立怡弘斋网页,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浏览他的乡村书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9-22/172843.html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