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徐辉:行走乡间的电影志愿者


    □□蒋培玲 李诗彪/文

    他拥有几百部老电影拷贝和自己的放映设备,却不是县电影公司的员工;他被称为长江中下游老电影收藏第一人,整天带着放映设备为农村父老乡亲放电影,却没有汽车也没储蓄,只有一部摩托车相伴;他酷爱电影,行为却更像现实版的电影《志愿者》……这个“怪人”,就是徐辉,来自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乡——江西省德安县的一名编外义务乡村电影放映员。几年间,他已为乡民免费放映了上千次电影。

    重生的不只是电影放映机,更是梦想

    徐辉出生在德安县萤石矿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中专毕业后就到矿里的办公室工作。1997年,矿上工会要清理仓库作办公用,清理过程中,他看见一部坏了的电影放映机堆放在角落里,甚是寂寞。“在我看来,这些灰头土脸的铁盒子凝聚了人类的科学智慧,集物理、光学、电学、化学知识于一体,是无价之宝。”于是,徐辉请示领导同意后,将“宝贝”搬回家开始“捣鼓”,他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将它修好。

    1999年,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锡矿上,徐辉发现了另一部同样的放映机,这让他兴奋不已。带着这个“宝贝”回到家后,徐辉的房间马上变成了一个拆装车间,两部放映机的零件散落一地。但是半个多月后,一台正常工作的放映机在他手中重生。激动的徐辉立即在家门口架起简易幕布,喊来左邻右舍,为大家放了一个晚上电影。

    从那以后,徐辉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老放映机和老电影拷贝。多远的路途都没有挡住他的脚步。这些“宝贝”,便宜的几十块,贵的几千块,搞得徐辉时常囊中羞涩,但他却从不肯放弃找寻。据统计,徐辉收藏的电影放映设备有50余套,电影拷贝超过了1000部。渐渐地,徐辉的家里堆不下了,就在矿里租了一个仓库,后来仓库也放不下,就又转辗租借几个更大的仓库。

    用徐辉自己的话讲:“我这辈子和电影有着不解之缘,而且这缘分打小就开始了。矿里放电影,我要去看,我还经常徒步走到周边村庄去看,基本没落过。”这些年,徐辉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这些老电影上,前后投入了差不多有30余万元。

    与乡亲分享电影是我最大的快乐

    “徐辉,今天放的什么电影啊?”村头的一位大婶笑着问徐辉。而刚才还在旁边玩耍的儿子早已跑出村向大家散播好消息:“徐叔叔来了,今天晚上有电影看了!”近日,徐辉骑着他的摩托车,带着他的老电影来到黄桶村为乡亲义务放电影,这里的村民已经和他很熟了。

    拷贝有了,机器有了,但若它们只放在仓库里落灰的话,那就毫无意义可言。本着“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无私精神,徐辉只要有时间,他就骑摩托载着设备走村串户去义务放映电影。2005年,徐辉加入了德安县义工联合会,从此义务放映的劲头更足了,每个星期至少出去一次,还经常到各乡镇的乡村敬老院为孤寡老人们放映老电影。

    乡村放映员跟城里电影院里的放映员相比,在途中往往要付出很多的艰辛,尤其是去偏远的山村。有一次,徐辉到鄱阳湖边上的一个村去放电影,由于当时公路还没有修好,他的“铁骑”也无用武之地了,只能划船。可船靠岸后,离放映地点还有一段距离,他就只好用身体将沉重的设备扛过去。“说实话,这活很累。但是看着村民放鞭炮欢迎我,看完电影后的那份满足,我感觉值了!”他说。

    徐辉所到之处,乡亲们便争着拉住他,请他到家里吃饭喝茶,主动地帮忙搬设备、架幕布。每每这时,徐辉感到心里热乎乎的,所有的苦都在瞬间消化了。

    文化自觉缘于责任的担当

    走村串户多年,徐辉逐渐发现,由于客观原因,目前农村老百姓的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匮乏,文化基础设施不到位,大家不是不懂得欣赏积极向上的优秀作品,而是没有条件。他义务放电影,也只是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但他所做的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仅靠他的微薄工资肯定不行。于是,他办理了停薪留职,搞起了矿产品流通贸易,去年又代理家用投影机的销售,经济上好转起来,下乡的劲头更足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仓库 清理 百部 水稻
上一篇 : p51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