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水利兴市小水利富民


    □□ 本报记者余向东通讯员孙艳

    列为河北省“一号水利工程”的承德双峰寺水库,即将开工建设。该水库总库容1.37亿立方米,设计年发电量383.1万千瓦时,总投资19.3亿元,工程的设计和投资在承德史无前例。

    “承德市以37.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总量排名河北省第一,一直坚持以‘发展水利、改善民生’为主旨,实施大水利兴市、小水利富民的发展战略。“十二五”期间,承德将规划实施8大类234项水利建设项目,总投资211.86亿元,实现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承德市市委书记杨汭的心中,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已在绘制。

    保护生态,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地处“四河之源、京津上水”的承德,始终把滦河、潮河流域的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近几年,先后实施了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退耕还林、再造3个塞罕坝等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完成生态建设投资31.7亿元。今年仅京津风沙源水利项目,计划完成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就达185平方公里,节水灌溉580处,治理水源地230处,投资4510万元。

    为保护滦河、潮河水质,确保京津饮水安全,承德市作出了较大“牺牲”,禁止新上项目800多个,关停企业324家,每年减少利税十几亿元。为限制高耗水作物,全市实施“稻田改旱田”工程,水稻种植面积减少10万亩。承德市市长赵风楼说:“不能光算眼前的经济损失账”,截至目前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30平方公里,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小流域治理样板工程,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了保障,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也大为改善。

    计划到2020年,承德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5%以上,实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07.5平方公里,基本建立起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稳定的水源地供给和生态屏障系统,从根本上遏制人为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现象,着力建设“华北最优、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改善民生,“三大工程”惠及百余万农户

    承德多年来坚持“农田灌溉、微小水源、饮水惠民”三大工程,全面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新增灌溉面积6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60.8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农田灌溉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全市农业人口人均水浇地0.96亩,节水灌溉率达到62.7%,大大改变农业“靠天收”的现状。

    “这几年通过兴建了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小引泉、风能提水、截潜流等微小水源工程近1万余处,利用丰富水源工程发展水产养殖、稻田养蟹、兴建果园灌溉、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承德市水务局局长李相国细数“微水工程”给农民增收带来的好处,仅“稻田养蟹”项目,就为部分乡村农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

    承德实施以集雨灌溉、水池水窖和风能提水等工程为主的小水利富民工程,建设集中饮水工程3196处,近十年来累计解决农村143.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李相国介绍,未来五年,这项工程将继续解决97.2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预计到2025年,全市将达到山区农户平均每户有一座水池或水窖,坝上农户每户有一眼机井,用水保障水平将大大提高。

    人水和谐,打造亮丽城市水景观和防洪体系

    承德是一座山水园林城市,武烈河穿城而过。历史上,武烈河曾作为南北货运的主要通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在流经承德市中心城区的武烈河、滦河、潮河等水域,建设橡胶坝36座,建成景观水面739万平方米,并增加滨河两岸绿地30万平方米,形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橡胶坝群,承德市成为水绕城走、城依水建的“东方威尼斯”。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橡胶坝76座,形成水面1092万平方米,河道治理效果明显,城乡面貌和人居条件显著改善。

    据了解,双峰寺水库建成后,武烈河流域及承德市区防洪标准将由现在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不仅为承德市城区、避暑山庄等历史文物提供防洪保障,还可为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提供可靠水源,并兼有发电、生态环境供水功能。

    此外,承德还规划建设宽城双洞子等中型水库10座,兴隆六里坪等小型水库100座、塘坝1000座,力争到2020年全市蓄水总库容达到12.5亿立方米以上,水资源控制率达到35%,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土流失 立方米 风能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