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宁可透支生命也不拖欠使命


    □□  本报记者孙乃会

    严高鸿倒下了,倒在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会会场。在场的师生们匆忙把他送到马路对面的医院抢救,但这位62岁、身材高大的军人,这位享受副军级待遇、兢兢业业的军队理论工作者却再也没有醒来。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心源性猝死”。这是发生在去年12月18日上午的事。

    严高鸿的突然去世,让他周围的人难以接受。人们对严高鸿的评价是:“严以律己,真诚待人”;“关心他人,胸怀宽厚”;“做人淡定,品格高尚”;“一个实干家,做事不张扬”;“他对马克思主义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者”……

    勤奋好学:从放牛娃到军校教员

    1948年4月,严高鸿出生在安徽省广德县的一个小山村。儿时的严高鸿,放牛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他自小喜欢读书,高小毕业后,又考上了广德县中学。在县中学,严高鸿不仅学习勤奋、成绩优异,还在同一届同学中第一批加入了共青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严高鸿被迫放弃学业回家务农。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由于严高鸿有文化,写得一手好文章,当年去广德县征兵的部队领导一眼就看上了他。1968年3月,严高鸿穿上了绿军装,走进浙江岱山某海岛部队,成为一名海防战士。

    刚入新兵连,指导员就注意到这位长相清秀、高瘦如竹的年轻人。他话语朴实却蕴含力量,干活麻利又一丝不苟。新兵训练结束的那一天,指导员送给严高鸿一部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很快,严高鸿就成为部队理论学习辅导员。

    哲学的光芒照耀着前程,幸运又一次光顾了严高鸿——在工农兵上大学的年代,他被选送去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培养全军政治工作专门人才,军委确定筹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当总政工作组到南京大学考察选调教员时,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伯鍨第一个推荐了自己的得意弟子严高鸿。当时,严高鸿已毕业回到原部队,正在部队宣传科任宣传干事。严高鸿在接到总政工作组选调的同时,还接到南京军区调他到军区政治部宣传部任职的调令。

    是到军区机关当一名很有前途的机关干部,还是到院校当一名清贫的政治理论教员?严高鸿选择了后者。

    兢兢业业:在每个岗位都放光芒

    严高鸿1979年到南京政治学院之后,怀着对教学的无限热爱和对学问的刻苦钻研,在年轻教员中脱颖而出,摘取了“四个第一”:哲学专业第一个登上讲台的年轻教员;第一个给大家介绍授课经验的年轻教员;第一个由讲授单章节内容到讲授整本教材的年轻教员;第一个在《哲学研究》上发表文章的年轻教员。

    严高鸿知道,如果课讲得不能引人入胜,学员们就会感到平淡乏味,减弱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因此,他努力追求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深入浅出,使深奥的哲学通俗易懂。他开设和讲授的课程,门门是学院的精品课、主干课或特色课,深受学生欢迎。

    面对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高鸿开始深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1989年,《哲学研究》发表了严高鸿《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兼评传统的地理环境理论》一文。他认为,自然环境作为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通过生产力系统参与了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这一论点的提出,颠覆和修正了传统的地理环境理论的基本观点,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理论界引起强烈反响,文中的观点被学者称为“严高鸿命题”。

    严高鸿研究理论绝不满足于研究成果变成铅字,而是十分注重把理论成果变成指导现实的行为方式。

    改革开放后,严高鸿的家乡遍布着大量四小企业——“小煤窑,小化工,小皮革,小冶炼”,虽然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很高,但为此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却很大。有一年春节,县里举行在外人士新春茶话会。会上,小煤窑老板宁其斌拉着严高鸿问:“我想办个造纸厂,你看怎么样?”

    严高鸿一听到这个问题,觉得机会来了。他站起来对大家说:“我们为什么不在竹子上下功夫呢?我们广德是全国著名的竹乡,竹子的品质好,加工竹子肯定能有市场前景,而且这是绿色经济,政府也会支持。”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主干 林业大学 办公室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徐虎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