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大棚颂

  扈双龙

  种上一个棚,当年就脱穷;卖完两棚瓜,小车开回家;一户三棚菜,小楼都能盖。

  ——抄自河北省饶阳县南北岩村宣传栏

  扶贫工作主要干些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2004年底,我来到扶贫战线以后,到扶贫开发重点县“预习功课”,所到之处,都呼吁支持,都希望发展。有的希望打井,有的希望办电,有的希望硬化街道,有的希望新建村委会办公室……

  这是我经历的一个故事。2005年初,邢台市纪委干部张怀芝到威县小高庙村蹲点扶贫。我到小高庙去过几次,一次一个变化。一次,我问蹲在家门口新铺好的水泥路上抽烟的老大爷:“扶贫工作队干得怎么样?”回答:“好着哩!”“你兜里的钱多了吗?”“没有。”我对张怀芝说,上次来,老大爷是蹲在泥土地上抽烟,现在是蹲在水泥地上抽烟,他抽烟的环境变了,但贫困状况没有改变呀!张怀芝调整了工作思路,帮助全村136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发展了蔬菜大棚或食用菌大棚,建起了专业市场,老百姓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了。

  通过一件件正反事例,大家形成了共识:扶贫开发必须既注重改善基础条件,又注重支持贫困家庭发展增收项目。扶贫工作需要来一个“转身”——要把更多的财力、精力用于帮助贫困群众建设增收项目,增加家庭收入。

  帮助贫困家庭建设增收项目,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以发展大棚菜为例,乐亭、定州、永年、青县等县市都有成功的经验。种大棚菜一百个好,但具体到贫困家庭,建个大棚一百个难。我们的办法主要有两条:一是典型带动,二是龙头带动。

  农民既信耳朵,更信眼睛。一个大棚就是一个广告,一片大棚就是一个学校。不要责怪农民保守,一个贫困家庭,实在经不起失败和折腾。在把一批批农民拉到山东寿光去看的同时,我们下力量培育和发现当地的“寿光”。三里铺是阜城县敢于吃螃蟹的贫困村。2005年,省工商局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几十户村民下定决心要种大棚菜。要动真格了,却只剩下十几户。“干吧,要是亏了,工作队包赔。”第一年,成功了;第二年,几十户跟上来;帮扶三年,三里铺成了全省闻名的蔬菜生产专业村。目前,阜城县已成为棚菜(瓜果)生产大县。

  如果说,典型带动是为了解决“干起来”的问题,龙头带动则是要解决“闯市场”的问题。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带动率、合作组织覆盖率、专业园区产出率,棚菜生产才能健康发展。基于此,扶贫部门积极在产销之间牵线搭桥,使一个个大棚汇聚成了大产业,使千家万户融入了大市场。

  百花齐放的大棚,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创造,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我歌颂大棚,你促进了贫困群众换脑子,丰富了城乡人民的“菜篮子”,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我歌颂大棚的耕耘者,你以胆魄和智慧闯出了一方天地,以乡情和奉献点燃了多少家庭的希望,用心血和汗水描绘了更加美好的未来。我歌颂大棚建设的支持者,农业、水利、电力、科技、金融等多少有力的臂膀,撑起了燕赵大地成方连片的铁梁钢架,基层干部、爱心人士的一腔热血,营造了挡风避雨、适于幼苗成长的温暖环境。

  (作者系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棚 办公室 食用菌 蔬菜大棚
下一篇 :图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