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油菜花经济”富婺源


“油菜花经济”富婺源

  □□ 本报记者 文洪英 孙乃会

  3月下旬,记者在江西省采访春耕时,听说浮梁县宾馆、景德镇宾馆全满。记者纳闷:既不是黄金周,也未逢年过节,怎么会如此火爆?同行的省农业厅司机熊先生说:周末有4万人去婺源看油菜花,使得婺源周边县市宾馆全满。

  3月28日上午,记者满怀好奇来到婺源县油菜花景观点江岭村。站在江岭村的山下举目远眺,只见山坡上梯田层叠,新绿托着嫩黄,景色如画。山道上的游人排出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缓慢蠕动,极其壮观。据当地农民说,前一天是周末,县城至江岭的公路都被汽车挤爆了。

  油菜花成为旅游资源

  婺源县的油菜花把乡村田野装扮成一片金黄,陶醉着四面八方的看花人,也强势拉动了该县餐饮、住宿、购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如今在婺源,人们把油菜当作一种特别珍爱的农作物来种植。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广大干部进村入户,把种油菜的效益、前景、潜力分析给农民听,为农民算清账,最大限度地引导农民投入到发展“油菜花经济”中来。

  县财政每年还拿出20万元重奖“造花”功臣,使农民成为“农家乐”的直接建设者和受益者。各乡镇、旅游企业、村委会还创新多元化投入模式,不惜“花钱种花”。目前,该县主要公路两侧100米左右和景区景点可视范围内的油菜种植覆盖率分别达85%、95%以上,面积达10.7万亩。

  据该县有关部门预计,今年“油菜花经济”将达到12亿元。

  油菜花成为农民的“金花”

  油菜籽榨油后加工成菜籽饼,营养丰富,价格便宜,是一种理想的喂鱼饲料。

  用菜籽饼喂鱼,既降低成本又环保,养出的鱼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游客青睐。

  为使游客吃上环保、美味的鱼,婺源县严禁村民在山塘水库使用化肥、药物养鱼,这更给菜籽饼带来了广阔的市场。每年榨油季节,各个菜油加工厂的菜籽饼就被全县500多家养鱼户抢购一空。去年,该县产荷包红鲤鱼1700吨,收入达4230万元,养鱼户人均增收800多元。

  “油菜花经济”还给当地农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在景区入口处、田埂旁、古道边,村民摆上小摊卖起旅游工艺品和小吃,生意格外红火。江岭村农民胡新发以前是跑客运的,当他发现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冲着这些油菜花而来时,他率先开了一家饭馆,一年能挣好几万元。他说:“种油菜不仅解决一家人的吃油问题,还给村民带来不少收入。”

  据了解,江岭村140多户人家以前主要靠打工和种油菜卖点钱,现在凭着“卖”油菜花,村里人都过上了富裕的日子。目前全村家家户户开起了农家饭馆,一边搞农家乐,一边经营土特产品,每天前来赏花的游客数万人,每家每天收入都在四五百元以上。

  油菜花成为文化资源

  油菜花开放时节,是婺源一

  年中最美的季节。近年来,婺源油菜花悄然带动了写生、模特、影视等新兴经济的发展,婺源油菜花已经成为一种天然的、稀缺的文化资源。

  黄灿灿的油菜花与古朴的徽派建筑,构成了一幅典型的徽州人家图,不仅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也吸引了众多艺术家,成为书画家们的创作天堂。今年春季,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家美术院校的3万多人前来写生创作,他们在婺源一住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华东科技大学的小张说:“婺源的油菜花与青山绿水古建筑构成一幅幅天人合一的画卷,是创作的最好素材,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充满了创作激情和灵感!”按平均每人住宿半个月,平均每天消费7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县里增收近3150万元。

  恬静的田园风光,是摄影爱好者们追逐的镜头。眼下婺源正值油菜花盛开时节,当农民赶着水牛、肩挑木柴或背着小孩行走在油菜田时,摄影爱好者会将其抓拍到作品中。一些有经验有头脑的农民看到了这个机会,于是给摄影爱好者们当起了模特。宋大妈今年已是古稀之年,她的一身打扮吸引着许多游客的眼球,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她每天当模特就能挣个百八十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油菜籽 梯田 水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