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新干县建成公共服务“五有”体系


    新干县是江西省11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属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56.39%,一直处于全省领先水平。该县已建设有县、乡两级农机化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实现“五有”——有一支队伍、有工作场所、有服务设施、有服务实体、有试验示范基地。

    新干县农机局是隶属于农业局的集农机化管理、监理、技术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现有在编人员13人,其中农机高级工程师1人,农机工程师3人,会计师1人,农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0%以上。每个乡镇均设农业综合服务站1个,有农机技术人员1~2名,全县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3个。

    资金投入主要来源渠道:一是国家财政拨款,主要负担人员工资和少量工作经费,二是争取农机化项目资金。直接用于公共服务的资金和比例很少。

    2009年该县开始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全县13个乡镇统一综合建站,农机、农技、畜牧、经管四站合一。各基层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均建立健全了农技推广责任制度以及竞争上岗、绩效考评、知识更新等制度。县农业局通过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逐步建立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

    发展方式:一是农机部门组织鼓励本地的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本地及周边县市乡镇开展机耕、机种、机插、机收、维修等一条龙服务,坚持做到“六统一”,即统一联系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调配机具、统一维修、统一培训、统一采购农机物资。二是县农机部门到重点乡镇建立大面积连片示范基地,示范推广机械化育插秧等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建立指导员制度。该县从全县农业系统中选聘了100名业务水平较高、爱岗敬业、肯学习、较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担任示范项目的农业技术指导员,集中培训后每人负责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

    新干县农机部门的主要工作有:

    1.开展田间社会化服务。农机服务部门每年都要组织30多名农机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在春耕、双抢、秋收等季节,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和技术跟踪服务工作,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发展形式多样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提高了农机具的有效利用率,扩大作业面积,增加了机手收入。

    2.开展农机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根据该县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以水稻种植为支柱产业,同时以花生、油菜、果业产业为重点,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方式,重点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和花生油菜机械收获技术,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机化区域发展新格局。2008年、2009年该县均被列为全国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示范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3.加强农机信息和宣传工作。多年来,县农机部门围绕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在农机监督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及时总结推广全县好的经验和做法,利用报纸广播、网络电视、发放资料和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惠农支农政策以及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优势和作用。

    4.加强农机技术培训工作。农机部门根据农事季节,围绕粮食生产中心工作,依托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阳光工程培训两大项目,组织农机科技人员深入村镇,现场作业演示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原则,培训农机驾驶与维修等各类技术人员,并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使农机科技知识和技术服务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切实体会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实惠。三年来累计培养农机技术人才近万名,开展各类现场作业演示会300多次。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县各类农业机械数量迅猛扩张,农机大户显著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竞相成立,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逐年提高,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新机具 农机具 花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