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功夫要下在集中销毁之外


功夫要下在集中销毁之外

  春耕农资打假,各路媒体报道集中销毁假劣农资的画面很多,那些集中销毁的火光、轰鸣的音效百分之百给力。采取集中销毁的方式具有相当的执法效力,在制售假劣农资高发期,集中销毁能在全社会树立昂扬正气,对不法分子起到威慑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地方不注意农资市场监管常态化,有的只为突击性地完成任务,有些还带有“做秀”的成分,以博取消费者的“眼球快感”。由于常态化监管措施与制度的缺失,这些地方的不法之徒以唯利是图为最高目标,即使收缴并被罚了,他们往往在集中销毁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有些还会变本加厉地弥补“损失”。换句话说,只为走形式“做秀”的集中销毁,除了能“高成本”地表明执法部门的态度之外,难以使假冒伪劣者彻底偃旗息鼓,而且还容易消弭全社会对假冒伪劣的常态化关注。

  何况集中销毁本身也不符合“绿色原则”。由于假冒伪劣农资在生产中所消耗的也是社会共有的生产资料和资源,因此把假冒伪劣农资的可利用部分进行再生资源开发,这样既可以减少污染,又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旨。

  其实,。近年来各地、各部门纷纷建立常态化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需要对集中销毁进行全面的认识,从维护农民长远和根本利益出发,采用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可行的措施来处理假冒伪劣农资。

  钱续坤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缺失 制假售假 处理
上一篇 : 孔繁森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