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肖力伟通讯员丁永宏王雁南
走进山东济宁市的好几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看到冬小麦长势喜人,两百年不遇的大旱在这里并没留下一点印迹。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地方旱年不见旱?记者想一探究竟。
丘陵山区拦水在山引水浇田
泗水县泗张镇上东蒲村东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59岁的王祥德正在为农作物松土、施肥。“地里干旱吗?”记者与老王搭讪。“不旱!虽然这么多天没下雨了,可山上并不缺水,你看看这些水囤,可发挥大作用了。”顺着老王的手指,记者看到不远处分布着一个个水
泥砌成的圆型囤子,紧挨囤子是一组风力扬水车。泗张镇副镇长孔杰介绍说,这是2009年规划治理的1.2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百姓所说的水囤,就是项目区开发建设的蓄水池,这里共建260平方米的蓄水池42个,安装风力扬水车24组,并依据山势,修建小截潜、拦水坝17座,排灌站5座,新建大口井6眼,输变电线路配套4.3公里,铺设地下管道25.4公里。既能承接雨水,又能拦截山泉水,集起的水或通过风力扬水车或通过电力排灌站,再由PVC管道将水提送到山上的蓄水池内,老百姓就可从池内引水浇田了。
平原井灌区水系健全刷卡浇灌
山区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水利设施配套齐全,当你走进平原井灌区的项目区内,你会发现这里的水利设施也是别有洞天。
在兖州市漕河镇西厂村的一块麦田里,50岁的王祥武正在同弟弟一起为自己的小麦浇水,两部柴油机嘟嘟地响着,柴油机带动提水泵,再通过“小地龙”,才能将一处水沟里的水输送到自己的责任田里。“这里才刚刚被确定为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由于还没有配套的水利设施,百姓只能靠传统落后的浇灌方式解除旱情。”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我这块地已被纳入开发项目区了,明年再浇地时就用不着这些家什了。”王祥武指指他的柴油机、三轮车及车里被称为“小地龙”的塑料管子。“等开发好了,一名家庭妇女、一张卡、一把锨,就能把地浇好,我们就可放心地外出打工了!”
该市颜店镇毛庙村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是2010年底刚刚完成建设的,记者发现,这儿较王祥武所种植的农田里多出了一些水泥台子,被粉刷了麦绿色的水泥台子均匀地分布在田间地头。“这个叫封井,里面放着射频控制器,如果田地里需要浇水,插上射频卡就能浇地。”毛庙村支部书记尹长林边说边将射频卡插入射频控制器向记者演示。用电量在射频控制器上闪现,水也立即从留出的管道口中流了出来。
综合开发区水利先行确保粮丰
在大旱之年,济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却无旱情,对此,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陈宪东显得十分欣慰,“济宁市农业综合开发已进行22年了,开发的重中之重则是水利先行,就在近5年的农业综合项目开发中,济宁市项目区共修复机井3589眼,修建排灌站、拦河坝98座,建桥涵闸13267座,开挖疏竣沟渠2427公里,衬砌渠道、埋设地下管道2670公里,安装输变电线路949公里。许多项目区实现了地下电缆和PVC管道全覆盖。”
济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发投资政策仍在继续,开发专项资金也在逐年增加。陈宪东说,随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综合治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脚步的加快,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项目区在促进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21/16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