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文盲母亲当“编辑”


文盲母亲当“编辑”

  □□ 孙欣

  父亲是本乡小有名气的作家,母亲却从未上过学,识不得几个字。

  父母亲是同乡,经媒妁之言撮合成亲。最初认识时,母亲说她没文化,父亲根本不相信,因为父亲早就被母亲的聪慧和灵气吸引住了,以为母亲只是“谦虚”一下。直到成亲之后,母亲面对成堆的书籍和成摞的报纸,却只喜欢翻看照片和画册。父亲这才知道,他娶回来的媳妇果然是个一点儿文化都没有的“睁眼瞎”。于是,父亲就有意无意地给母亲“充电”,每天下班后都要抽出一些时间给母亲读报纸,报纸读完之后,母亲总是带着一股无可名状的满足,不管干什么都显得特有情绪。

  母亲的悟性很高,一次,父亲读完报纸,母亲随口说了几句感想、感悟之类,父亲觉得母亲的观点很新颖,且有独到之处,便把母亲的感想整理、润色一番,写成了一篇“豆腐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篇小文章竟然在报纸上发表了。

  从那之后,母亲的“思想性”得到了父亲的重视,父亲每每给报社写稿,母亲就成了第一读者。母亲这大字不识的“睁眼瞎”面对父亲的作品,竟能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一番:“这篇行”“这篇不行”“这篇得改”……也真神了,稿件发出后,大都遵循了母亲的“旨意”,母亲说行的一般都能发表,母亲说不行的,则被“毙”无疑。久而久之,父亲就戏称母亲为“编辑老师”。

  众所周知,夫妻之间因文化悬殊的缘故,会缺少共

  同语言,父亲却能与文盲母亲交流、切磋写作经验,这也算是一件“奇事”。

  直到去年,由于工作原因,我接触了一些父亲的作品,才算搞明白,其实母亲这个“大编辑”的作用微乎其微,只不过是父亲故意夸大了母亲的“编辑”作用,并隐瞒了一些稿件发表的真相。我不解,问父亲,父亲却笑而不答……

  上周末,我回老家蹭饭,父亲正在给母亲读他的新作,母亲听得很认真,随着文意或激越或愤恨或高兴,还不时地打断父亲,行使一下她“编辑”的权利,那神情,特别的投入……而父亲也完全沉浸在他自己营造的那种甜蜜中了。

  我不禁感慨:像我父母这样的爱情,没有惊天动地,也没有凄恻缠绵,但是,正是因了父亲的苦心,让身为作家的父亲和文盲的母亲,能如此和谐地享受生命和爱的甜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3-12/133120.html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 北田古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