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趣说古代妇女节


    为纪念1903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大罢工,1975年,3月8日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妇女节。但这并不是外国人的创新,中国早在古代就已有“妇女节”,且传承了数千年。

    唐代,人们要在“七夕”乞巧节这天祭拜织女,希望她把纺织的技巧传给家中的女人。女人们则走亲访友,交流织艺,连平时被禁锢在绣楼里的大家闺秀,这天也可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涉足田园,游览市井。宋代和明代的“七夕”这天,妇女的待遇更高:女人要穿红戴花,用五彩绫线结成樱桃、桑椹、角黍、葫芦等形状穿线佩身,家中还要备足美食供女人享用。明代《帝京午目》中说:“七夕女儿节,角黍展榴裙。”《帝京物略》中也有“七夕,父母家必迎女食花糕,亦曰女儿节。”的记载。

    至清代,“妇女节”又从“七夕”发展成端午的“女儿节”。这天,不仅女人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享受平时想都不敢想的“游艺”、“聚餐”、“休假”等特权,连远嫁的女子也可以在这几天回娘家看望双亲,共享天伦。在少数民族中,古时的“妇女节”习俗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如苗族姐妹节、怒族仙女节、侗族姑娘节、壮族娅拜节、藏族女儿节等,都是中华女性尽展美丽和聪明才智的时刻。  周铁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樱桃 桑椹
下一篇 :生活一点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