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施维
在有些人的眼里,他是一名官员,心系“三农”、关爱民生,在发展当地经济中,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他带领下,当地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荣誉称号;但在很多人的眼里,他更像是一名学者,思想敏锐、见解独到,曾作为首位登上北大报告厅的县级市市委书记,为北大学子讲解中部农区县域经济与新农村建设,由他首倡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被写进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广。他就是心系“三农”奖获得者、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
自2003年到邓州市工作以来,刘朝瑞始终牢牢把握邓州农业大市的实际情况,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走农区工业化的路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了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形成了“一区三园”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2010年,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56家,固定资产投资达30亿元,全年实现产值65亿元;他持续改善民生不遗余力,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展了以修路架桥、整治坑塘等内容为主的村庄整治活动,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实现了应养尽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被省定为“邓州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全民医保,构筑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来邓州任职之前,刘朝瑞曾在河南省西峡县担任县长、县委书记。在这里,他提出了曾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三问”:“为什么交通工具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为什么基层干部文化素质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却少了?为什么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基层干部的意见反而增多了?”
刘朝瑞说:“一个县委书记,站在中央看,是基层干部,在老百姓眼里,却是大官。我的所作所为,以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所作所为,直接代表了共产党的形象,所以,‘三问’我必须首先问自己,问我们县委、政府的领导。”
“三问”的问号在西峡没有拉直,履职邓州市又有了新的问号。邓州是一个农业大市,全市28个乡镇(街区)、170万人、592个行政村,人多事多,工作难度大。为了破解农村工作难题,激发农村活力,刘朝瑞在邓州市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从2004年开始,探索实践“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形成了新形势下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工作新机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1-02-26/162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