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沈阳精雕“一乡一业”


寻求现代农业突破口 沈阳精雕“一乡一业”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外面是冰天雪地,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高山家子村村民赵国民家的温室大棚内却是温暖如春,主人告诉记者:“去年4月我利用政府贴息贷款7万元,新建了两个大棚,9月中旬就种上了西芹,一棚能产一万五千斤以上,刨去成本,纯利在1万元以上。”赵国民说,以前这一片地是盐碱地,种苞米也是低产,一亩地也就能挣几百元钱。大棚一年能长三茬菜,年收入三四万元不成问题。

  秀水河子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多年来一直以种植大田作物玉米为主。2005年该镇开始把设施农业作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打破靠天吃饭的局面。目前设施农业种植面积已由2005年的50亩发展到3.3万亩,同比增长近659倍,形成高山家子村、黄家堡村、八家子村等3个设施农业生产专业村,实现纯效益1.8亿元,仅设施农业一项产业全镇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从村到镇再到整个沈阳市,以“一乡一业”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领域。

  近年来,沈阳市将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法库县农村经济局长刘洪义向记者介绍,全县中低产田面积有98万亩,计划3年内全部改造完,其中发展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73万亩。2010年,通过建设设施农业改造中低产田6.5万亩,通过发展树莓、辣椒、万寿菊、花生等特色高效农业改造中低产田面积40万亩。

  沈阳市副市长王翔坤说,沈阳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坚持以发展“一乡一业”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发挥资源和区域优势,着力培育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水平,努力向“多乡一业”、“一县一业”迈进。

  沈阳市“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正在形成。目前,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发展到了155万亩,近3年年均增加15万亩以上;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到305万亩,比五年前增长30%;畜禽规模化养殖达到了45%以上。到2010年末,农业增加值实现232亿元,是五年前的1.8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0005元,比五年前翻一番。

  苏家屯区永乐乡以开发温室葡萄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果蔬产业,目前全乡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建温室12500栋,户均2.5栋。永乐乡无核白鸡心葡萄获国家果品流通协会命名的“中华名果”称号,永乐乡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辽宁温室葡萄特产之乡”,永乐温室葡萄生产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2010年北方设施葡萄优质栽培技术交流与观摩会在此召开,永乐乡已成为全国驰名的“温室葡萄第一乡”。

  沈阳市的专业乡村迅速发展壮大,目前全市“一村一品”的专业村已达到807个,占全市涉农行政村总数的55.6%。在全市110个农业乡镇(街)中,有66个乡镇(街)正在向“一乡一业”迈进,其中有36个乡镇(街)基本实现了“一乡一业”。

  辽中县农经局局长刘登文向记者介绍,辽中县将设施果蔬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仅用2年多时间,就已新建日光温室万亩规模连片大区3个,千亩规模连片大区17个。2009年,实现新增日光温室面积超过5万亩;2010年上半年,在春播短、动手晚的情况下,全县完成设施暖棚建设3万亩,目前,全县日光温室面积近28万亩。

  “一乡一业”的发展也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新民市公主屯镇随着蛋鸡产业的发展,蛋鸡饲养以外的饲料加工、种鸡繁育、蛋托、包装箱、配送、鸡笼、储藏、运输、肉禽屠宰、运输业维修等相关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为了满足蛋鸡饲养业发展的需要,公主屯镇政府投资3000万元建设年产饲料10万吨的饲料厂3个;投资400万元建设年产包装箱400万个的包装箱厂1个;投资500万元建设年产蛋托6000万个的蛋托厂3个;成立鲜蛋收购点25个,日收鲜蛋400吨。目前全镇日需饲料350吨,日售鲜蛋400吨,日需包装箱1.5万个,日需蛋托21万片,全镇日从事蛋品营运车辆300台次,经纪人队伍达300多人,安置劳动力8000多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设施农业 主导产业 温室 葡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