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三下乡”演绎更多“真情故事”
本报评论员
隆冬时节,一年一度“三下乡”活动的锣鼓又一次敲响。广大文化、科技、卫生工作者送演出、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下乡的脚步,打破了传统农闲的寂静。求知求富、崇善爱美、积极向上的广大农民群众,抓住大好时机,忙学习,忙“充电”,既享受丰收的喜悦,又积蓄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幸福家园的新本领、新能量。
在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深入开展“三下乡”,送去的是全社会重农、支农、惠农、爱农的政策导向和实际行动,营造的是感恩农民、反哺农业,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时代文明风尚。
“三下乡”活动的一个高境界,是服务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擦出“真情火花”,演绎出“真情故事”。一个多年参加“三下乡”的同志讲过一个故事:刚开始他们单位给一个村捐衣送物,但是几年过去了,村里贫困依然没有改变。后来他们又去的时候,村委一干人和德高望重的老者都来陪他们吃饭,村主任端起酒杯动情地说:“我知道你们都是好人,又很有本事,你们能不能帮村里找个致富的门路?我们村民都不怕吃苦,什么重活都能干!”随即,他们召开了支部会,大家一致表态,要利用各自的关系帮农民办点实事。于是,请了农科院的专家到这个村来考察,发现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野生连翘。最终开发生产出了连翘茶投放市场,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实践表明,“三下乡”要有定位,要用效果当标准,要使群众得到实惠。广大农民企盼,“三下乡”活动与时俱进,丰富内容。下乡的人不在声势有多么大,只在于服务的内容好、内容新,能管用。有幸参加“三下乡”的同志,应当以对现代化农业的热切向往,对农村美好明天的无限憧憬,对农民兄弟姐妹的深厚感情,积极投身这一事业,克服困难,改进作风,创新服务,扎实工作,用自己的热情、忠诚、智慧,谱写今冬明春“三下乡”活动的新篇章。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n/2010-12-2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