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新闻

幸福家园“巴渝新居”


    ——重庆綦江借力

    “农房革命

    ”打造“百里文明长廊

    ”

    ■■本报记者邓俐通讯员卢宗艳文/图

    仲冬时节,车行在兰海(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重庆綦江境内,宛如穿行立体山水画卷。路两侧满目苍翠,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那一片叫“巴渝新居”的白墙灰瓦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别有一番灵秀剔透的感觉。

    谁曾想到,今年开春的时候,这美景还只是印在宣传板上。

    “你们说这房子像不像城里人修的别墅?”其时,53岁的李光贤向挤在宣传板前像他一样兴奋得面红耳热的乡邻们大声问。

    “真是漂亮,就不晓得我们那里啥时候能赶上喽!”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三江街道黄荆村党总支副书记罗建平拭去额上的汗水,笑眯眯说,大家别着急,年内咱们肯定都能够住上一样的新房。

    仅仅半年后,今年8月,黄荆村的337户村民果真提前搬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被他们称作“幸福家园”的一样的“巴渝新居”,一个现代化的美丽童话由此开始在巴渝大地讲述。

    黄荆村的情形,只是重庆市綦江县借力“农房革命”建设“巴渝新居”的一个镜头。

    綦江县委书记王越告诉记者,今年綦江投资3000万元,对兰海、綦万高速公路綦江段沿线重点范围内36个村3541户农村危旧房进行改造,打造出一条“百里文明长廊”,为兰海高速路增添了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内外兼修: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今年67岁的翁光培,家住綦江县古南街道两路村八组,紧靠兰海高速公路旁。去年底,两路村被县里确定为“巴渝新居”示范点之一,成为“百里文明长廊”上的重要节点。

    这个两路村和其他许多镇的村子一样,农户散居在各个角落,独门独户占多。最大的问题是,农房使用功能不配套,卫生条件差,只能说“可以居住”,根本谈不上舒适,更谈何“宜居”!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翁光培翻出老照片,回忆说,自家以前的两层小楼是砖混结构,外墙朝街方向用水泥稍微抹了一下,侧面和后墙的红砖都裸露在外。生活条件就更差了,厕所建在猪圈里,一到夏天,苍蝇、蚊子满天飞,吃饭的时候桌上都落满了。农户们戏称这苍蝇叫“饭苍蝇”,意思是饭粒一样,吃下去无妨,其实表达的是无奈。今年6月,政府组织的施工队为他家实施了农房改造,刷了外墙刷内墙,建沼气池、改造厨房与厕所,还安装了自来水管道。完成所有这些工程,老人总共只出了1万多元。

    “我住了30多年的光砖房,现在房子外面漂亮了,里面也该漂亮。”翁光培趁机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番。

    (下转第三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新农村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