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冲击、影响及对策


  

  第三,对策建议:

  一是尽快出台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当前,稳住农业,对经济社会全局至关重要。近期中央和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稳定农业生产和恢复农村生活秩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提前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籼稻较去年每斤提高1分钱,粳稻价格持平,释放了国家重农稳粮的信号,但涨幅仍未达到市场预期。因此,既要看到这些单一的、临时的政策短期效果,也要正视后疫情防控时期对农业的潜在影响和持续压力,建议统筹运用财政、货币、价格、收储、流通、贸易、基建等政策工具,制定专项扶持农业生产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二是全面保障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给稳定。农业是受上下游产业影响敏感度较高的行业。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对农业投入品及时、稳供、保量提出了高要求。在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下,应加强重要农业投入品生产和市场运行调度,为春耕春管和全年农业生产做好农资供应准备。尽快全面恢复农资生产秩序,特别是推动湖北磷矿和化肥企业复工复产,打通原料和产品运输通道。紧盯重点品种、重点季节、重点区域,确保种子、农药、化肥、农膜、饲料等重要农资产得出、运得到、用得上。特殊之年,应加大重要农资原材料和产品应急储备力度,保障钾肥、磷肥等对外依存度高的矿石原料进口渠道畅通,实行重要农资分区分级储备并保持一定比例。

  三是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能恢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从事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或乡村旅游业,这些领域受疫情冲击严重。一定程度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优势成为规模风险,规模效益成为规模损失。建议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政策扶持的重点,精准发力助其解决生存之忧、尽快恢复产能。实施疫情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专项支持,防范资金链断裂导致大量破产倒闭,防止诱发系统性风险。及时启动农业保险赔付,弥补因疫情造成的相关损失,帮助其恢复再生产。此外,要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基建”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其风险应对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四是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与市场调控。疫情从公共卫生危机开始,逐渐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及国际贸易危机蔓延。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活物资,提高粮食贸易壁垒不仅可能成为短期应急选项,很有可能发展为长期的大趋势。要密切关注全球粮食市场走势,特别是跟踪监测世界主要产粮国和出口大国的政策变化,动态调整我国粮食进出口策略。非常时期要优先保障国内粮食供给,牢牢守住口粮安全底线。还要加大我对外依存度高的重要农产品贸易监测和预警,推演不同情势下我国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与变化,及早制定应对预案。

  (作者单位: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

  

  

  疫情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冲击、影响及对策

  

  更多三农评论,敬请关注农民日报社评论部微信公众号:重农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粮食 农业生产 化肥 总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