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我与父辈》:守望旧时光里的乡土温情


《我与父辈》:守望旧时光里的乡土温情 王壹

  2020年到来之际,笔者又读了一遍《我与父辈》。

  这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阎连科的散文作品,文章回忆了自己儿时的成长环境以及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产生重大影响的父辈:排行老二的父亲、大伯和四叔。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这部作品,用另一种角度思考,或许可以从作者的回忆里汲取如今时代里稀缺的养分。千百年来,乡土气息一直都是中国的底色,这里有农村人的辛劳朴实与辛酸无奈,也折射着最真实的普通中国人的生活。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于斯长于斯,周而复始,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他们为了子女而活:父辈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给儿子盖几间房子,给女儿准备一套嫁妆,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今天的乡村也不例外,为了这一职责,父辈们付出了毕生心血,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过苦日子,也不愿孩子们遭罪。

  对于自己的父亲,作者一生都是心怀愧疚的;对于大伯,作者认为从生命与生存而言,大伯是伟大或是杰出的;对于四叔,作者认为四叔的一生让自己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幸福。

  在作者的文章里,特别提到了像四叔这样的人,在那个年代里被称为“一头沉”,即自己在城里工作,而妻儿老小都还在乡村守着田土耕种的那种人。而“一头沉”不仅仅关乎身份、地位、处境,更是关乎人生、命运与尊严。终其一生过着非城非乡生活的四叔,让作者对以四叔为代表的“一头沉”的人做出“物质上困顿、精神上颠簸、乡愁上千转百回”的凝练描述。

  父辈们对作者的影响归根结底都源自于那个苦难却又充满温情的乡土社会,那片土地上培育出的那种浓浓的亲情,让作者在这种情感的滋养下汲取力量。而这种力量带给作者更深的“乡愁”,变成作者笔下的巨大财富。

  一篇好的作品要观照现实、观照人性,这篇作品做到了。无论什么年龄的读者,都能在这篇作品中找到代入感:80、90后读者读完,会对父辈那一代人的生活有更清晰的认识,会在文字中“记得住乡愁,忘不掉父爱”;60、70后的读者读罢可能更有情感共鸣,会觉得这部作品仿佛就是在写自己。站在现在这个时代回望过去,走过的那些路,经历的那些乡村岁月,以及从前一起生活的家族亲属,过去的种种画面都重新清晰浮现在脑海中。

  抛开作者个人的情感,站在这个时代重新审视,今天的中国,我们是否还需要一张乡土底色的名片?无疑,答案是肯定的。一张乡土底色的名片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冲突,因为乡土底色并不意味着贫穷与落后,而是对人与人之间那种厚重、淳朴情感的坚守。过去,人们记忆中的乡村也许是落后的,但无法否认那个时候的慢时光里所蕴含的温情,正在被这个时代的人群集体怀念。

  无论身份如何转变,记忆中的那种情感永远不会消逝。城镇化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淡漠,所以很多人会怀念过去。正是因为曾经生活成长的环境一去不返,偌大的城市里,我们才需要在夜深人静时让灵魂有所依托。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仅是让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让城乡之间能够更加协调发展。如今的乡村正在发生巨变:村容村貌翻天覆地,柏油马路村村修通,厕所革命如火如荼,乡村治理卓有成效……城市也同样需要改变,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不妨时常让时光慢下来,去寻找那种过去乡村间人和人之间的温情。

  在技术还不那么发达的年代里,时光很慢,再苦再难的日子也可以被温情所融化,这种温情,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等,只不过对于作者来说,这种温情更主要的是亲情。今天的社会,我们都要珍惜这种温情,才会在未来少一些自责与遗憾,才能在这种温情中得到温暖,让自己以后的人生即使遭遇挫折也能笃定前行。

  今天,我们似乎什么都不缺了,但又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和想像中的样子有点不太一样。

  回不去的乡村,忘不掉的父辈,无论是谁,每每回忆起,都会从作者的文字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无形中自我代入,渴望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守望乡土社会那抹浓浓的亲情。无论是辛酸的、苦难的,还是幸福的、让人成长的回忆,都会让你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让那些在时光中逐渐老去的记忆再次熠熠生辉、弥足珍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20-01-01/341415.html

无相关信息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