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解决废弃农膜带来的污染这一难题,重庆市农业部门一直在积极推进相关工作。2018年,重庆将废弃农膜回收工作交由市供销总社牵头实施。
今年5月,市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重庆市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明确了废弃农膜包括的范围,即废弃农用地膜(含烟草种植用膜)和农用棚膜,以及种子、肥料、饲料塑料包装袋,聚乙烯育秧盆、营养杯、聚乙烯滴灌管和水带等。同时,还细化了市级牵头、配合部门和区县、乡镇、村组职能职责,要求加强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资金支持与回收、加工企业日常管理等,促进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制度化、规范化。
“我们成立了废弃农膜回收利用领导小组,分解细化了2018—2020年年度目标任务。”皮晋介绍,按照“村、乡镇(街道)回收转运——区县集中分拣贮运——区域性加工”模式要求,依托重庆市供销系统网点优势,全市目前已建立乡镇(街道)回收网点820个,覆盖了80%的涉农乡镇(街道),16个贮运中心、15家企业承担了全市废弃农膜利用加工任务,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庄稼生长靠扎根,废膜影响根不深……”10月30日,綦江区永新镇供销社农膜回收点门口的宣传栏前,不少农民正在读废弃农膜回收宣传语。秋收已过,农膜回收点内满满当当地堆满了废弃的棚膜和地膜。
“过去,农民普遍不知道废弃农膜的危害。”永新镇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说,在建立专门的废弃农膜回收点后,綦江区发放了废弃农膜回收倡议书,编制了废弃农膜回收顺口溜,对废弃农膜的危害进行了广泛宣传。如今,已有不少农民主动拿着废弃农膜来回收网点销售,仅今年,该网点便已回收废弃农膜7.84吨。
白色垃圾也可变废为宝
回收后的废弃农膜,其实是一种可再生资源,通过加工后可实现变废为宝。
在位于綦江区的合民鑫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仓库里堆满了回收的废旧农膜。记者在现场看到,废旧农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就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这些再生塑料颗粒呈黑色,大小如米粒。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塑料颗粒全部就近卖给綦江区工业园区的企业,用来加工塑料板凳、警示筒等塑料制品,从而实现变废为宝。据了解,这个生产车间今年9月投入运营,设计产能为每天10吨,完全能够“消化”该区回收的废旧农膜。
梁平区是重庆市产粮大区,也是农膜使用大区,废弃农膜回收任务量占全市总量的12%。为了提高废弃农膜的利用率,梁平区供销社与梁平欣发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签订回收、加工协议,形成了回收—加工半成品—成品—销售—再次回收的完整产业链,确保了废弃农膜循环利用。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回收废弃农膜8782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其中,交售加工企业7124吨,也就是说,今年重庆市已有7124吨废弃农膜得到重新利用。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11-13/27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