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用“水”就能杀菌?


    翟昌国正在演示臭氧水喷雾机的工作原理。

    本报记者朱海洋文/图

    消费者选购蔬菜瓜果,除了注重外观和口感外,对质量安全更是绝对不敢掉以轻心。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崛起,农户自然也愈加重视生态化的种植法则,为了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可谓花尽心思。于是,近年来,像物理防治、生物农药、以虫治虫等病虫害防控技术层出不穷,大有用武之地。

    最近,记者在浙江省临海市一家企业采访时发现,经过七年多的反复试验,投资上千万元研发成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农药臭氧杀菌喷雾机应运而生,其用臭氧水代替农药,开辟了一种防病治虫的新方法。

    这是一项什么样的“黑科技”?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是否当真叫好又叫座?未来的推广前景又如何?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这款喷雾机的研发者——台州市龙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昌国,走近他的心路历程。

    “栽跟斗”后的意外收获

    翟昌国尤爱游泳,4月才刚开春,水还冰凉,他就往里钻。尽管55岁了,但骨子里的这股挑战劲儿,似乎并未随时光老去而消失殆尽。亦如十年前,因为看好农业,他一头扎进了藏红花。

    尽管今天看来,藏红花“红遍”南方多个省份,可十年前,在临海当地,绝对属于“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本来还踌躇满志,没想到不久之后,娇贵的藏红花日渐消陨,起初还是陆续遭遇病害,最后近乎全军覆没。

    翟昌国傻了眼,四处问诊之后,终于找出病根所在:原来,为了预防病虫害,下地之前,藏红花的种球就得用杀虫剂泡过,而后的每个生长阶段,同样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病虫害,而且经常无药可治。如此下来,一亩藏红花,光用药成本就得四五千元。

    难道真的别无他法?翟昌国到处求医问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来自挪威科技大学的博士林奇。一个全新的领域,开始浮现在他眼前:臭氧杀菌。

    按照科学原理,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性,能消毒、杀卵、杀菌,并且灭除幼虫和弱体虫,关键臭氧不会烧花烧果,也不会老化农作物叶子,而且因为最后直接分解为水和氧气,更不会对土壤和空气造成污染。

    当真有效?第二年,翟昌国就开始进行对比试验:一组按照老方法,将藏红花种球泡于杀菌剂中,而后再根据每个阶段的需要喷施农药;另一组则用臭氧水替代农药。结果发现,确实有效果,但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浓度不高,藏红花的病虫害还是依然严重。

    前后两度挫败,翟昌国却有了个意外之喜,一条路子已隐约可见,那就是,臭氧杀菌大有可为。但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同样一箩筐,比如:如何提高臭氧在水里的浓度?如何提升臭氧水的射程?即使理论上可行,又该怎样与生产实际结合?

    但无论如何,翟昌国都下定决心,不管成功与否,都要好好研究。他当即请来了林奇,还有来自浙江大学、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台州学院、台州农科院、临海市农技推广中心等科研推广单位的多位专家,组建成临时科研小组,踏上了研发之路。

    三年卖出了70台

    其实,在原理上,臭氧杀菌并不难理解,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这项技术就被用于水处理消毒行业。但如果用在农业上,最大的“痛点”就在于:臭氧从发生器中产生后,如何混入水中,如何在提高浓度的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时间。

    经过反复试验,这些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因为他们发明了一个特定装置,使臭氧气体溶在水里的浓度可达到0.2~0.8毫克/升,且能分档控制,保持时间长达20分钟,射程达到80到100米。高浓度、远射程技术的突破,为臭氧水喷雾机走出实验室,打开了大门。

    整整七年,不计其数的失败,从第一代的背包式到日渐轻便化,从试水于水稻,以失败而告终,到转战大棚草莓,开始有所起色。到了2015年底,一整套系统化的核心技术终于成型,顺利通过了国家电机及机械零部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测试,“一种臭氧和水的混合喷雾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喷雾机 葡萄 草莓 大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