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田头课堂书写为民答卷


    在当年的黄淮海平原,像曲周这样灾害严重、低产缺粮的土地有5000多万亩,占整个平原耕地面积的15%。于是,老一代农大人的脚步从曲周扩展到黄淮海平原,科研实践从改土治碱扩展到了农业综合治理和开发。

    1993年,农大领衔的“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沙薄的综合治理与农业开发”项目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誉为农业科技的“两弹一星”,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农大在曲周的治碱成果推动了我国涉及20个省市3.8亿人口的4.7亿亩耕地的低产田综合改造工程。

    “六五”“七五”期间,以改土治碱为核心的科学会战取得了成效,实现了农业发展的第一次飞跃,可农大师生在曲周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改土治碱完成后,曲周粮食产量得到了提高,但农业的综合发展问题还没有解决,经济作物、畜牧业等都需要发展。所以县校合作从未间断,农大师生也一直在围绕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进行攻关。”江荣风告诉记者。

    从“八五”开始,辛德惠院士团队引进蔬菜、棉花、玉米等品种,并进行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培养了具有高产、节水等功能的小麦新品种;开展土壤培肥、土壤高效利用研究……

    1973年以来,辛德惠把26年的宝贵时间献给了曲周。他病逝后,1/3的骨灰留在曲周实验站的树林里。“对于农大人来说,辛院士是个标杆,我们要向他学习,不仅学习科学科研精神,还有如何跟老百姓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做法。”张宏彦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大围绕农业生态系统开展了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还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三阶段战略,要逐步构建高效优质、持久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推动曲周成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1996年,农大师生协助曲周建成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建2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每一阶段的合作都促进了曲周经济社会的快步发展。之后的“十五”期间,农大又帮助曲周编制绿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科技支撑助推曲周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上了新台阶。

    “外面的专家请都请不来,农大师生却主动留在这儿,对于曲周人民而言是件幸事。”曲周县县校合作促进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顾问胡耀东告诉记者。

    农大师生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为曲周人民谋幸福,赢得了曲周人民打心底的感激。1988年9月8日,曲周县委、县政府树碑“改土治碱造福人民”;2013年10月,曲周人民为农大曲周实验站树碑“恩重如山鱼水情深”。

    “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农大和曲周的县校合作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十一五”以来,围绕黄淮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大与曲周紧密相连,共建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基地,开展了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理论与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小麦和棉花育种等方面的研究。2006年,曲周县无偿提供300亩土地,供农大师生从事农业科研,吸引了大批教师和研究生入驻实验站。

    “2006年我带队到曲周工作,发现粮食增产了,但是水资源问题严重,农业投入越来越高,农民收益却很有限,怎么保证持续增产?如何减少资源消耗?怎么解决环境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福锁介绍,团队想探索一套“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集成技术辐射黄淮海平原乃至全中国。“经过几年试验,我们发现农民在增产的时候,可实现成本降低,投入减少,收益增加。”

    团队另一位成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李晓林也产生了新思考:“学院的植物营养学科主要研究植物营养规律、施肥等问题,这门学科应该是偏向于农业应用技术的学科。所以,我们应该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农民应该把这些理论知识变成生产力。2008年底,我和张福锁等老师形成共识,2009年就开始行动。”

    在实验站管理的300亩土地上,小麦亩产能达到1200斤,玉米1600斤,而墙外农民的小麦亩产八九百斤,玉米只有1000斤。

    “为什么会有这个产量差?到了围墙外怎么就没有这个产量了?要如何缩小差距?”一系列问题让李晓林反复思考,住在实验站,条件不会差,但却阻隔了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大家从北京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农民能够用我们的技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平原 玉米 土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