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田头课堂书写为民答卷


    安寨镇前衙村的科技小院致力于向农户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5月29日,中国农大硕士研究生李兴(右四)和李惠丽(右二)正在水肥一体化模型前,为小院周边的村民详细讲解在种植管理中如何节水节肥。                      本报记者戴军摄

    本报记者钟欣杨梦帆

    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微风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明媚的阳光下,几名身穿红色“科技小院”制服的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正挥汗在麦田中取土样,青春的面庞为河北省曲周县这一望无垠的麦田又添了一抹亮色。

    “每到即将收获时,学生们都会到田里取土化验,分析土壤与环境的变化情况。”5月29日,在曲周县曲周镇的麦田旁,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曲周实验站站长江荣风对记者说。

    面对眼前这林茂粮丰的美景,谁能想象46年前的曲周大地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时盐碱肆虐导致这里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农民生活困苦。如今,曾经的“盐碱窝”变身“米粮川”。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中国农业大学一代代师生扎根曲周的无私奉献。

    1973年至今,一代代农大师生铭记“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与曲周人民并肩奋斗,帮助曲周从改土治碱到农业综合开发、高产高效创建、农业绿色发展。46年来,他们高扬“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曲周精神”,依托全国首创的科技小院模式,在这片燕赵大地上奉献青春,完成历练,以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师生“爱国奋斗、科学报国”的壮丽诗篇,诠释了当代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精神追求。

    从改土治碱到科技会战

    曲周历史上长期饱受土地盐碱之苦。“46年前,这里几乎寸草不生,农业生产非常凋敝,农民以淋小盐、熬卤水为业,生活艰难。”在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县校合作成果展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曲周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感慨道。

    那时,当地老百姓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新中国建立之初,虽然对此几经治理,但由于缺乏科学指导,效果并不明显。

    1973年,周恩来总理抱病作出重要指示:一定要治理好北方盐碱地!

    老一代农大人石元春、辛德惠等5人研究小组响应总理的号召来到了曲周最苦最穷的“老碱窝”张庄大队安营扎寨,他们建立实验站,住在漏风、漏雨、漏土的房子里,吃着高粱面窝窝头,喝着咸水。环境的艰辛更激发了治碱决心,他们立誓:不治好盐碱就不回家!

    “专家来之前,农民也在治理盐碱,但是没有知识;专家来了,虽然有知识,但是不知道工作如何开展。当两部分人会合在一起后,便很快找到了盐碱的成因。”张宏彦说,“盐随水来,盐随水走”这句大白话,是科学家总结出治理盐碱方案的重要理论基础。根据这一规律,科学家们提出了“以浅井深沟为主体,农林水并举”的综合治理方案。

    改土治碱造福曲周的伟大实践就这样开始了。科学家和农民并肩作战,挥洒出一幅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恢宏画卷。“这幅画卷让我们始终铭记。农大人初心不改,战天斗地,治理盐碱滩,改造大自然,使得全县的粮食亩产逐年增长、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农民收入逐年提高,昔日的盐碱滩变成如今的‘米粮川’。”现任曲周县委书记李凡深有感触。

    经过不懈努力,原来不能长庄稼的“飞机场”变成了良田。张庄的粮食亩产由1972年的79公斤增加到1978年的500公斤,农民结束了吃救济粮的历史,兴高采烈地向国家交售余粮。

    “看到张庄村盐碱治理成绩,效果还真是不赖。”第四疃镇王庄村80多岁的老书记王怀义回忆,原来村里土地面积3000多亩,但能耕种的仅有一半,剩下的1500亩地几乎寸草不生。1978年,王庄也迈出了治理的脚步。“治理过后的‘飞机场’全都变成了良田。1980年我们不再吃国家救济的粮食了,还给国家交了16万公斤粮。”王怀义告诉记者。

    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减少近7成,28万亩盐碱地全面得到综合治理。现任曲周县县长尹丽龙特别感激老一代农大人的努力:“我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是农大改碱治碱的受益者,如果没有农大来这里治碱,就很难有生活的改善,也就没有我上学、工作以及走上今天岗位的条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平原 玉米 土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