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良种攻关为小麦增“绿”添“香”


    观摩会现场,来自各地的小麦育种专家、面粉加工企业代表、种子经销商驻足田间,查看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发病情况。

    编者按:三夏大忙将至,麦田里沉甸甸的麦穗正等待收获。近年来,品种选育趋势逐渐由“高产”向“优质绿色稳产兼顾”迈进。自国家小麦良种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不断涌现出了一批绿色优质品种,为小麦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指明了方向,本期记者将带您看看今年小麦有哪些绿色优质新品种。

    本报记者祖祎祎文/图

    小麦是夏粮生产的主体,夺取小麦夏粮丰收是奠定全年增产的基础。其中,黄淮麦区既是优质强劲小麦的优势产区又是赤霉病常发区,近年来赤霉病频发、重发严重威胁了我国小麦产业发展和口粮安全。自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开展以来,攻关组聚焦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重大前沿问题,引导、推进我国小麦品种选育方向的调整,以品种特性的测试平台建设为抓手,以现代育种技术应用助力新品种选育,加速绿色优质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

    5月下旬,小麦攻关组在山东、安徽等地开展抗赤霉病、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现场展示观摩,集中展示、推介了一批绿色优质小麦品种,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抗病品种发力阻击“烂麦头”

    “小麦赤霉病曾是长江中下游麦区的主要病害,但近年来,由于耕作方式和气候的变化,黄淮麦区也已逐渐成为赤霉病病害的常发区。”5月21日,在安徽宿州举行的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抗赤霉病品种展示观摩会上,国家小麦良种攻关组首席专家许为钢指出,在赤霉病迅猛的发展态势下,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品种选育尤为迫切。

    当前,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扬麦、宁麦、镇麦等一系列抗赤霉病小麦品种已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在长江中下游麦区,不论在抗病品种的选育、抗病基因挖掘、分子技术应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但在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黄淮麦区,具有黄淮生态类型的育种亲本材料非常匮乏。”许为钢表示,与长江中下游麦区相比,黄淮麦区赤霉病抗性育种工作严重滞后于市场需求。

    因此,小麦攻关组的目标十分明确,通过确立“从现有推广品种寻找,在育成新品系中筛选,在新品种中创育”的攻关策略,筛选、培育一批抗赤霉病品种,并实现在黄淮麦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稳步提升粮食产能。

    “黄淮麦区以前没有系统的鉴定圃,只能拿到福建等地鉴定,但发病压力过重,导致鉴定品种‘全军覆没’,难以分辨抗性差异。”许为钢表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攻关组选定了河南南阳、江苏扬州、安徽庐江三个鉴定圃,并选用黄淮麦区品种作对照,适当放宽鉴定指标,“量身打造”黄淮麦区抗赤霉病鉴定体系,提升了黄淮麦区育种材料抗性鉴定水平。自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开展以来,通过鉴定圃鉴定的小麦品种(系)和种质资源材料3930份次,筛选出了一批具有黄淮生态类型特点的抗赤霉病新品种和育种材料。

    由于赤霉病每年的发病情况不同,只经过某一年的发病情况来判定品种的抗性并不准确,导致很多已有品种的抗性等级被“误判”。遵循“从现有推广品种寻找”的思路,攻关组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和重新鉴定,选定一批包括西农511、瑞华麦520、郑麦0943等中抗、中感赤霉病小麦品种,并发挥企业带动优势,推动了这些品种在黄淮麦区的大面积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为抗小麦赤霉病育种提供了新途径。”江苏省农科院小麦育种专家马鸿翔表示,在小麦抗赤霉病品种选育工作中,“难以创造发病条件、难以一步接种、难以鉴定抗性等级”是抗赤霉病品种鉴定工作过程中的“三大难题”。攻关组建立的高通量分子标记检测平台,大大加速了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品种选育进程。

    在实际的粮食生产中,只具备一种病害抗性往往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抗病育种过程中,在以赤霉病作为主要育种目标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提高品种综合抗性。”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补充道。据了解,此次参展的品种除了抗赤霉病这一项基本“本领”,往往还具备了其他绿色优质特性,如强筋、耐热、抗条锈病品种西农511,强筋、抗寒的节水品种中麦5051,抗寒、耐热、抗白粉病的宿4185等一系列多抗广适、农艺性状良好的优质品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小麦 优质小麦 抗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