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让牛业不负“天赋河套”


    李昊本报记者杨志华崔丽颜旭

    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黄河“几”字湾流经的地方。“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指的就是巴彦淖尔所在的河套地区。肉牛养殖在巴彦淖尔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农区养牛业一直作为役畜生产繁殖,而牧区现在家家户户仍在养牛。

    早在1986年,当时的巴彦淖尔盟提出,要把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农田基本建设当作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实行科学养牧,大力扶持养畜专业户、重点户。自此,巴彦淖尔发展畜牧业的大幕拉开,肉牛的养殖数量得以快速增加。

    “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了“粮改饲”发展草食畜牧业的战略,内蒙古更是提出了实施“稳羊增牛”战略,推动肉牛生产。巴彦淖尔因地制宜制定了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创建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为载体等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打造一体化全产业链的肉牛养殖产业。

    如今,当地肉牛养殖在“量”和“质”方面均实现了飞越,肉牛存栏数达到了8万多头。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内蒙古旭一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一牧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003年,公司董事长张继新带着在外打工的积蓄回乡投身养殖业,经过多年经营,旭一牧业可谓是“名声大噪”。目前,该企业已成为“牧草种植-肉牛养殖-屠宰加工-物流-销售-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  

    并且,该企业也成为全市第一批授权使用“天赋河套”区域公用品牌的优秀企业之一。

    “我们真正实现了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绿色发展,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及产业链带动,助力了广大养殖户增收。”张继新表示。

    转型发展崭露头角

    身材健硕,皮肤黝黑,刚从旗里办事回来的张继新又一头扎进了办公室,开始处理公司事务。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上百张个人和企业获得的荣誉证书在张继新的办公室墙上依次排开。如今的张继新,已是巴彦淖尔市人人皆知的人物。

    2003年,籍籍无名的张继新放弃了在大连的打工生涯,毅然辞职返乡创业,靠着打工赚来的钱,在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搞了奶牛养殖。“我就是在这个村出生长大的,所以就想在家乡做点事儿。刚开始,我们的规模很小,就是个小作坊,靠着几头奶牛一点点开始做。”张继新回忆说。

    在伊利和蒙牛两大乳企的辐射带动下,凭借灵活的头脑和敢闯敢拼的干劲儿,几年的时间,张继新的养殖场在当地奶牛养殖产业中分到了一杯羹。然而,受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奶牛养殖走起了下坡路,效益越来越差。“那几年奶牛养到了2000头,虽然规模上去了,但是一直在亏损,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张继新说。

    2009年,张继新靠着多年积攒的人脉,利用养殖基地的优势,转向了肉牛养殖,并成立了内蒙古旭一牧业有限公司。张继新笑着说:“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表达‘即使是小作坊也要迎着初升的阳光,意气奋发向前进’的意思。”

    熟悉他的人说,张继新有福气,干啥啥赚钱;深知他的人说,张继新有思路,处处都能走到点子上。后面这一句话说到了根子里。张继新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有个调子:从熟悉的地方起步,向熟悉的行业扩展。“我的想法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最好的。开始养肉牛的时候,我就规划了万头养殖规模,而且从养殖到屠宰要一体化运行,做有机、做高端,现在看这条路是走对了。”

    “转型”后的旭一牧业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不惜成本,把价值近500万元的有机牛肉作为样品免费送到了全国市场,让销售商做营销。这一举措让旭一牧业的产品很快被消费者认可,“旭一”的这个牌子逐渐站稳了脚跟。

    经过多年蹄疾步稳的发展,如今,旭一牧业已经成长为集种牛繁育、肉牛育肥、屠宰、销售及饲草料生产等于一体的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种牛养殖基地600亩;肉牛养殖基地3000亩,配套沙漠原生态草场8万亩;有3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区及10万吨生物有机饲料生产区,安格斯、日本和牛、西门塔尔、夏洛莱、秦川红牛等优良品种存栏达2.2万多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农牧业循环产业链。既符合国家农牧产业的政策发展规划,又促进了巴彦淖尔市的肉牛产业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农牧民收入,将巴彦淖尔市“沙漠有机牛肉”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长沙、江苏等全国各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牛肉 奶牛 饲料 养殖基地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