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具有杀螨活性的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当今植食性害螨已成为危害农作物的一大顽疾,其大多密集群居于作物的叶片背面刺吸为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杀螨剂的使用是综合治理害螨的一个重要防治手段。由于螨虫具有体积小、繁殖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再加上现有杀螨剂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害螨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因此,研发具有新颖作用机制的杀螨剂刻不容缓。

  近年来,组合化学、BASF、Bayer等农药公司相继报道了一类含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片段的高活性杀螨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结构新颖、杀螨活性良好且具有一定的内吸性,推测应具有新作用机制;该类化合物目前无商品化品种,尚处于研发阶段。

  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不仅对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害螨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同时文献报道对褐飞虱、线虫、蚜虫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该类化合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化合物最初由日本组合化学公司报道,之后相继开展研究的主要有拜耳、巴斯夫、石原、北兴化学等农药公司;其核心骨架见图1。

 

  图1文献总结后发现:图1中,除Q以外的部分为必须药效部分;R1,R2一般为卤素、烷基、氰基等取代,其中最常见的是R1=F,R2=CH3;n=0或1;Q表示各种不同骨架的变换、衍生等。

  根据Q的不同,可进一步将其结构细分为二唑类、三唑类、嘧啶酮类似物、联苯类、苯脒类、苯醚类以及其他类等,以下根据这些具体分类分别进行介绍。

  1 二唑类

  二唑类化合物是在图1所示的通式结构Q部分引入咪唑、吡唑等骨架。专利JP2007284385(代表化合物1)、JP2007284387(代表化合物2)、JP2007284388(代表化合物3)及JP2007284386(代表化合物4)均由组合化学公开;化合物1~4在1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均高于90%。

2 三唑类

 

  三唑类化合物是在图1所示的通式结构Q部分引入三唑环。专利JP2007284356(代表化合物6)及WO9955668(代表化合物9)由住友化学公开,WO2011049232(代表化合物7、8)由石原产业公开;化合物6在1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高于90%,化合物7、8在2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高于90%,化合物9在500 mg/L下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高于90%。

 

  3 嘧啶酮类似物

  嘧啶酮类似物是在图1所示的通式结构Q部分引入嘧啶酮骨架及其生物等排体。专利WO2010100189(代表化合物10)由巴斯夫公开,CN105601577(代表化合物11~14)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公开,WO2014095979(代表化合物15~18)及WO2015135843(代表化合物19~20)均由拜尔公司公开;化合物10在300 mg/L下对二斑叶螨的杀螨活性在80%以上,化合物11~14在100 mg/L下对朱砂叶螨致死率高于80%以上,化合物15~18在5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为100%,化合物19~20在5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为90%以上。

  4 联苯类

  联苯类化合物是在图1所示的通式结构Q部分通过偶联反应引入苯环等骨架。专利WO9955668(代表化合物21)及JP2009023910(代表化合物23、24)均由组合化学公开,WO2007034755(代表化合物22)由组合化学与庵原化学公开,WO2013027660 (代表化合物25 ~27)及WO2012176856(代表化合物28~30)由石原产业公开;化合物21在500 mg/L下对二斑叶螨的防治效果高于90%,化合物22在500 mg/L下对柑橘全爪螨、二斑叶螨致死率均为100%,化合物23~24在500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为100%,化合物25~27在50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为90%,化合物28~30在5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为90%,化合物31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公开,5 mg/L下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为100%。

5 苯脒类

 

  专利WO2007131680 ( 代表化合物32 ~ 34 ) 及WO2013092350 (代表化合物35~37)均由Bayer公开;化合物32~34在10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高于90%,化合物35~37在20 mg/L下对二斑叶螨致死率高于9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杀螨剂 朱砂 防治效果 抗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