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赶考”,永远在路上


    本报记者李杰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

    “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周恩来同志笑着回答毛泽东。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

    70年来,“赶考”的脚步勇往直前,披荆斩棘,书写出一部部感天动地的壮美史诗。

    “进京赶考去”

    日前,记者来到西柏坡纪念馆广场,在鲜花摆放出大大的“赶考”二字前拾阶而上,瞻仰毛泽东旧居、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等。

    “1949年3月5日-13日,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中央机关食堂召开,这是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召开的唯一一次中央全会。”西柏坡纪念馆宣教部副主任姚军讲解时说,全会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全会还作出“不做寿”“不送礼”等“六条规定”。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主席在全会作报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

    毛主席指出:“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他预见性地提出,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防止“糖衣炮弹”进攻,警惕居功自傲和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

    全会闭幕第10天,中共中央正式启程,迁往北平,被毛主席称作“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正式拉开了共产党“赶考”序幕,成为党战胜风险挑战,实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并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赶考”起点。

    西柏坡人民也“赶考”

    “毛主席走了,但老人家留下的艰苦奋斗精神不能忘,是必须坚持的‘传家宝’。”迈入西柏坡村村民闫文进的家门,看到干净整洁的庭院,屋内电器等设施摆放有序,多盆绿色植物点缀在其间。

    握着老闫的手,记者感受到了力量,夫妇俩头发已白的脸庞呈现出健康的红色,衣着朴素。

    4月1日上午,平山县社会各界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活动。来自周边学校的学生,排着长长的队伍,瞻仰革命先辈旧居,聆听革命故事,接受“西柏坡精神”爱国教育。

    70年来,西柏坡村民经历了几次困难时期,但他们大力发扬优良的革命传统,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次次发扬“赶考”精神,蹚出一条百折不挠、昂扬向上的“小康之路”。

    “最大的一件事,是修水库搬家。”在村民闫连章农家旅馆里,他回忆说,1958年兴修岗南水库,乡亲们离开了祖祖辈辈耕作的“米粮川”和生活居住的家园,爬上村北边的高岗旱岭,“人均5亩良田变成了3分旱地,真正告别了‘大米白面’。好几年里,村民都靠政府发放的一点‘统销粮’和树皮、野草维持生活。”

    “村民坚决服从国家安排,我们家搬到了山西,有的去了内蒙古,有的去了石家庄郊区和平山县城周边。只有10多户村民舍不得走,就在村北高岗荒岭的梯田边挖个坑,用木头板子搭起来,再用秸秆、黄泥抹抺,住进了这样的‘地窝棚’,就是现在的西柏坡村。”闫文进说,随后又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他们一家人没有粮食吃,“生活越困难越是想家”,就从山西又搬了回来。他回忆说:“把树皮树叶子、嫩草尖碾碎,用粗箩过一下……有时两三天吃不上一顿饭,坚持活下来真是不易!”

    据了解,当年兴修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平山县135个村庄2万户家庭实施了搬迁。现今西柏坡镇的16个村庄,全部是搬迁出来的“移民村”。

    改革开放后,西柏坡村民又经历了“折土坯房盖砖房”、封山禁牧、保护水源禁渔、取缔工矿企业等“大事情”,一次又一次开始新的“赶考”之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旱地 鲜花 梯田
上一篇 : 广告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