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选择春和气清的最好时光向故世的先人献上我们的“思时之敬”,我们注重慎终追远、注重代际传承的文化内核始终如一,然而时移世易,我们祭奠先人的方式却在不断演化。清明追思,不再必然意味“值寒食而魂丧”,不再必然选择烧纸钱、供香烛、燃鞭炮,在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今日中国,无论是殡葬方式,还是祭扫方式,早已悄然改变。树葬、花葬等生态墓葬形式正被越来越多家庭接受,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照样能寄托哀思,献花祭奠、植树祭奠,甚至网络祭奠,不知不觉间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如今,生态祭葬新风正从城市向乡村吹拂,一些地方的农村在移风易俗工作中,除继续倡导厚养薄葬、行孝在生前,更加注重引导文明祭扫、生态祭扫,不仅有了植树祭扫、献花祭扫,有了清明赛诗,而且有了结合农林开发的生态树葬园区建设。今日本版讲述他们的故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9-04-04/94429.html
上一篇 : 如何识别注水肉
下一篇 :林场村:选派“领头雁”走好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