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擘画新时代天津农村改革壮丽诗篇


    本报记者金慧英

    天津的金仓农副产品销售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建设运营的“金仓互联网采购平台”,从去年开始帮扶天津市静海区的12个村订单收购农产品,通过加工、仓储、包装、策划、网上销售,让独流镇李家湾子村的大棚蔬菜和六堡村的土豆、蔡公庄镇的黄豆、中旺镇的小麦等畅销起来。在梁头镇的前邓村、后邓村,今年秋天共收购10万斤黄冠梨,经过“田间仓”4至6小时消除田间热,分拣后再两天降一度,逐渐达到最优口感,并拉长销售期,使得当地农民原来一斤只卖8毛钱的黄冠梨,卖到1.6元,直接创下利润8万元。金仓销售联合社打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做百分之百熟的农产品”的本土销售策略,使得电商销售两年内快速增长到亿元流水,带动静海区4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产品销售,提升品牌知名度。

    重视培育新型主体,注重解决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把他们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大格局。乡村振兴夹带着时尚的气息,伴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而来!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推出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

    “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是农村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最能感受改革的得失,洞悉改革的利弊,很多政策坐在办公室是理不出头绪的,要到田间地头才能得到答案。我们的改革要以农民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准,要把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任务来抓。”采访中,天津副市长李树起这样说。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乡村振兴元年。一套套改革方案、一项项改革实践、一步步改革探索,在广袤的津沽大地上实施,不断为天津的农业农村发展积聚着动力、创造着活力,擘画出新时期津郊改革开放的壮丽诗篇。

    推进“四个全覆盖”

    因处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叠加期,天津的“三农”事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当前天津市的“三农”工作,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进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农业种植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全覆盖、农村产权确权全覆盖、在地农民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全覆盖“四个全覆盖”为抓手,加快实现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效益化,打造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两个升级版。

    “农业是弱势产业,既弱在组织化、专业化水平低,也弱在财产性收入少、融资难、融资贵上,要围绕分析解决这些让农民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点来抓‘三农’工作。推进‘四个全覆盖’,就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真正成为市场的经营主体,更多地进入产业化体系,增强抵御市场的能力,并通过网络电商贸易,把好的农产品销售出去。通过承包土地和集体资产确权,拓展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沈欣说。

    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天津市加快推进“四个全覆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村产权确权全覆盖,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确尽确”;推进农业种植养殖规模化、规范化全覆盖,覆盖率达到50%;推进在地农民纳入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全覆盖,覆盖率达到80%;推进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品网络销售全覆盖,覆盖率达到70%。

    土地流转是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础。近年来,天津市按照中央关于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要求,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目标,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土地集中型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服务集中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市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88万亩,占家庭承包地总面积的48%。

    为进一步降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2016年出台了《天津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财政贴息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提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可通过信用保证为主,获得市财政按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3%的贴息,贴息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45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组织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 数据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