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
“中医农业”成为现代农业领域中的新理念,其是指将中医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实现现代农业与传统中医的跨界融合,优势互补,集成创新。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角度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这种理念无疑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
从目前市场应用情况来看,“中医农业”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土壤修复和杀虫两大领域。其中,在土壤修复领域,“中医农业”则成为相关产品研发应用的指导思想,如鄂中“仟金方”生物肥料的推出;在杀虫领域,则是中草药中一些提取物的筛选应用,如大蒜素、鱼藤酮、藜芦碱、香芹酚等。笔者认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中医农业在未来将有望撬动更大的市场空间。
首先,“中医农业”是整个农业发展形态分类学上的一次理论创新,与近几年火热的生物刺激剂相类似。生物刺激剂是将原有的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甲壳素、壳聚糖衍生物等的重新归纳总结,划分出一个新品类。而“中医农业”则是市场上一些植物源农药、中药肥、“中医农业”理论的总结和完善,需要科普、科教、科研协同发展,提高中医农业的社会认知,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其次,“中医农业”的核心是“治未病”农业,而农业健康的核心是“健康食品”“健康环境”和“健康投入品”,这不仅与国家提倡的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相同,同时也是农药、化肥减施增效的重要途径。但与化学农药相比,“中医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体系、技术研究上仍需完善。
第一,“中医农业”发展尚需精准定位。目前市场上不乏恶意炒作,喊出了“中医农业替代化学农业的口号”。笔者在这里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目前市场面上与中医有关的产品和技术还不多见,尚谈不上颠覆。此外,我们强调的是中医理论与现代农业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替代”一词颇具偏见。
第二,“中医农业”需要细化机理研究,而化学农业恰好是中医农业产品的一次提升。在传统中医中,并没有明确提取物中各成分的作用机理;而在农业应用中,通过有效成分筛选和作用机理研究,并最终实现化学合成,有利于实现中医农业产品应用的规模化,实现更多价值。
“中医农业”是中国特有的生态农业发展路径,加强“中医农业”的研究,有望借助中医的健康形象,提升农产品品牌和价值,有效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作出创新性贡献。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8-01-19/267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