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粮大户为何不愿种优质粮



  3
  改革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关键
  要“优粮优价”,当务之急是改革最低收购价政策,程国强分析指出,“把保障农民增收的功能从中剥离出来,回归政策设计的托底初衷,让优质粮食的价格由市场供需来决定”,否则最低收购价变成最高价,普通稻成本太高,客观上造成优质粮食价格的空间也有限,形成价格天花板。
  程国强进一步指出,目前在最低收购价的支撑下,市场供给相对充裕,下游加工企业在塑造品牌、建立供应链方面由于原料成本高、“稻强米弱”等原因面临很多困难,在塑造品牌、打造产业链方面内在动能不足。
  部分专家、大户、大米加工企业和基层粮食部门工作人员认为,大户种植优质粮的关键在于和相关大米加工厂合作,因地制宜发展订单农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发展订单农业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拥有了稳定的消费群体和被认可的品牌,可以拉开优质稻和普通稻的价差,有效解决大米加工企业“稻强米弱”现象。
  “提前定好种什么品种、给什么价格。”种植户夏正文觉得订单模式“保险”,减少了市场风险对大户可能造成的冲击。夏正文希望有企业与他签订订单,对优质稻需要满足的环保、安全等条件,他也信心十足,“如果有企业签订订单,我就种,并能种好。”
  订单农业是大户种植优质粮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李国祥看来,要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失。比如弱筋小麦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适合生产饼干,但我国优质弱筋小麦还不足,大户如果专种弱筋小麦,一定要有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等来保障,不然弱筋变成了劣势。
  最后,要因地制宜打造优质粮食品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认为,以五常大米为代表的优质区域稻米品牌发展之路值得学习和借鉴,但作为个体的大户没有能力,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来主导,引导大户“种良种”、“种得好”;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把利润留给优质粮种植大户,让其获得合理的利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米 粮食 稻谷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