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宜昌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


农资导报记者日前在湖北宜昌采访了解到,宜昌市2017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共计54.97万亩,其中新建26.12万亩,补建28.85万亩。各县市区共策划建设项目34个,面积达55.0175万亩,共需投入资金10.95亿元。
  据悉,截至目前,已到位资金7.79亿元,已完成招投标项目13个,面积26.54万亩,已启动建设项目标段22个。水利建设方面。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75%。
  规范流程  强化监管
  据介绍,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严格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农户意见转化成设计成果,从源头控制工程变更。在项目推进中,加大对水源工程建设、活土层保护及路渠林网基础配套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监管。同时,宜昌市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基层工程项目中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目开展集中清查整治。
  宜昌结合现代农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等既定部署,及时修编了“十三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对照《湖北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年度实施方案编制要求,对年度规划方案进行细化充实完善,按照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全要素规划设计,努力挖掘各个项目的最大潜力。在规划设计、方案编制的过程中,既注重专家的顶层设计,又注重农户的全过程参与。
  中化集团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投入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方面,宜昌初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各方唱戏、农民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对拨付到的项目资金,直接进入高标准农田财政专户,整合打捆,以项目区为载体,集中连片、统筹集中使用。同时,积极创新投入机制,将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互为配套、高标准农田项目与产业项目互为配套吸引社会资金、城市资源、市场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当阳市发行地方债券筹措资金10750万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此外还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与中化集团达成了10000亩土地托管项目,在新建项目片区发展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导半月镇紫盖虾稻专业合作社等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配套发展虾稻高效种养模式3000多亩,带动项目投资近千万元。
  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的长效机制
  据了解,宜昌8个小农水项目县共争取资金1.25亿元。2017年下达资金计划的35座小型水库全部开工。同时制定出台《宜昌市加快水利灾后建设实施方案(2016-2018年)》,对全市水利设施恢复重建项目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宜昌市借鉴湖北省有关后期管护要求,将重大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责任直接落实到镇、村和经营主体。积极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日常管护,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建设项目,建成后与新型经营主体签订管护合同,交由新型经营主体管护,确保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的长效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载体 对照 强化 项目建设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