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种业“四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种业改革发展纪实


一粒种子,以涓埃之微,阳光雨露适宜却能长成参天大树;国之种业,产业规模不大,却以稳粮之基,承载着安天下、定社稷的重任。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民族种业以此为动力,抓住体制机制“肯綮”改革创新,品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主体地位不断壮大,种企实力显著增强;种子生产基地持续推进,供种保障能力显著增强;种业法律法规得以完善、依法治种能力不断提升……五年来,民族种业动力强劲、逆势上扬,发生了世人惊叹的嬗变。
  品种之变——
  从洋种子走俏市场到自主品种乘势崛起
  “一开始还有些犹豫,国产品种能比得上国外?不过试种了之后便发现,国产品种不仅抗大小斑病,还特别抗倒伏。”看见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种粮大户张强二话不说把“先玉335”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玉99”。
  中国种业发展史上,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洋玉米品种“先玉335”可以算一个标杆,既让国内种业人看到了差距,也激励了一代种业人奋发图强。
  而在今天的广袤田野上,国产种子早已重新唱上“主角”,种粮大户们重新成为国产品种的“粉丝”。据统计,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产化率达95%以上,玉米国产品种面积比重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科研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外品种增长势头,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备受社会关注的“比黄金还贵”的蔬菜洋种子,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目前已降至13%左右,国产黄瓜、番茄品种占比更是大幅提升。
  自主优质品种不断丰富,让种业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先行者成为了现实可能。
  2016年春播之时,黑龙江抚远市抚远镇的几个种粮大户却找到经销商鄂彦波,一定要退掉早已备好的玉米种子,改种大豆。“顺应玉米调整的大势,老百姓看到了大豆品种的增收潜力,调换了品种,咱生意照样红火嘞。”鄂彦波对记者表示。
  在黑龙江,从第四积温带到第六积温带,“黑河25”“金源55”,近60种适应性各不相同的大豆品种形成了梯队,农户有了自主选择权。等着调不如主动调,扎实的品种优势让农民面对结构调整时有了底气。
  不仅仅是大宗作物,五年来,经济作物的科研育种也有长足进步。在宁夏,“宁杞7号”“宁农杞2号”大幅提高了枸杞的营养元素含量,农民收入节节攀升;在广东,我国第一个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蕉9号”的育成,让困扰了种蕉户二十几年的香蕉枯萎病成为历史;在海南,“华南14号”实现了木薯采后块根不腐烂,也让中国木薯成功走出国门,为非洲农业作贡献……好品种的持续涌现为农民增添了信心,也让粮食安全得到了保障,从扭转颓势到顺应供给侧改革之变,在自主品种的不断更新换代中,民族种业找到了“出口”。
  企业之变——
  从“买品种”碰运气到“育品种”拼实力
  自主品种崛起的背后,是企业育种能力的提高。“以前企业投钱做研发还是有顾虑,都等着科研院校出品种,买过来直接推广。‘8号文件’出台以后,我们自己搞科研更有底气了。”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张秀宽感慨道。
  张秀宽所说的“8号文件”就是2011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被认为是新一轮种业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明确提出“企业是商业化育种主体”,为企业摆脱“束缚”,将企业的积极性最大限度释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种子 制种 大豆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