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天价“洋种子”背后的种业之痛


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博士也认为,从经验育种到精准育种,建立数据库的意义是重大的。常规育种一般需要8~10年,通过田间试验选择优良品种;进入精准育种时代,除了常规育种技术以外,还需要分子标记、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技术,把过去单一的研发功能变成多功能研发平台,育种的精确度会大大提高,育种时间可以减少5~8年。

据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统计,目前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拥有200种作物41万份种质信息,主要作物栽培品种基本收集齐全。但是,目前作物种质资源利用率仅为3%~5%,有效利用率仅为2.5%~3.0%。即便如此,种质资源储备和利用也只局限于国家层次的一些研究机构,种企的利用相当少。反观跨国公司,孟山都生命科学中心已完成大豆、玉米、番茄等品种的基因测序,可根据需要按照育种目标选择目的基因进行电脑配组,育种速度和选择优良性状的准确度大大提高。

兼并重组是必经之路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常年用种量300亿公斤。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来,种子市场对外资开放,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美国、瑞士、荷兰、以色列等国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

不容忽视的问题还有,蔬菜种业整体“多、小、杂、散、乱、弱”。蔬菜种企多为民营和代理经营型企业,规模很小,且多数为个体、夫妻店形式的小微企业,经营手段多样,市场难监管,偷取亲本、假冒品种等行为屡禁不止;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代理经营型企业容易受制于育种单位,无法引领蔬菜种业的创新发展。

设施蔬菜种子市场的巨大空间,国内种企怎么抢占?多位权威育种专家提出了诸多建议:

第一,调整育种方向,加强研发,搞精品。目前,国内蔬菜品种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惨烈,而精品粉果番茄、单生指天椒、耐热抗病西葫芦等品种种子高价畅销、供不应求。好品种不用多,哪怕只有一个也行,自主创新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缺乏研发资金和专业人才是小型蔬菜种企的发展瓶颈,与科研院所合作,能够利用现成人才,且可获得协同创新成果,可节省人才成本,还可借助科研院所的设备,大大降低企业物化成本,弥补研发投入不足的弊端。

第三,从跨国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改变中国蔬菜种业“多、小、散、弱”、恶性竞争局面,兼并重组是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种业集团的必经之路,如孟山都、利马格兰、先正达、瑞克斯旺等都是经过多次兼并成长起来。国内种企应加快整合速度,培育综合实力,由销售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随着土地流转进度加快,规模化、集约化的园区蔬菜生产将取代粗放的农户经营。种企不能只是种子销售者,而是能提供优良品种、专业栽培技术及强大综合服务能力的企业,还要具备足够的风险偿付能力。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蔬菜 品种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