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杀菌剂:未来农药市场的爆发点


在中国市场,由于近两年种植结构调整,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尤其是温室种植面积增大,病害管理难度加大,这也是刚过专利期的次新化合物的主要推广领域。云南文山是三七等高价值经济作物主栽区,该地区经销商科润丰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明时坦言,目前一些国产次新化合物农药产品品质很好,性价比更高,已经通过了实践推广的考验,得到了种植大户群体的认可。

坚守特色自主创制产品崛起

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农药的自主创制明显提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我国自主创制并获得登记的农药新品种有48个,其中,获得登记的杀菌剂品种有22个,13个品种获得正式登记,3个品种获得临时登记且在有效状态内,这一数字远超杀虫剂、除草剂。

经过多年推广,创制农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也被打破,一批自主创制农药成为市场“颠覆者”,造就了“小产品、小市场、大销量、大口碑”,形成了领头羊效应,并出现了一批年销量亿元以上产品。

氰烯菌酯是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制的氰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高效、微毒、低残留、对环境友好。通过多年的推广应用,2017年1~6月氰烯菌酯相关产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成为中国创制杀菌剂销售佼佼者。

众所周知,小麦赤霉病不仅会影响小麦产量,还会产生一种DON毒素,该毒素可在人和动物体内蓄积,具有致畸性、神经毒性、胚胎毒性和免疫抑制作用。因此DON毒素已引起全世界关注,各地均出台了许多限制食品中DON毒素含量的相关标准,我国卫生部规定,食用小麦、面粉中DON毒素含量≤1000克/公斤。

长期以来,防治赤霉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小麦开花期使用杀菌剂,用于防治赤霉病的杀菌剂多为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产品。但是研究发现,苯并咪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在防赤霉病的同时会刺激DON毒素的产生。而氰烯菌酯作为创新机制的杀菌剂,使用后不仅可防病,还可有效降低DON毒素的含量。也因此,氰烯菌酯在小麦赤霉病防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氰烯菌酯的成功推广得益于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早在1998年,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便发现了氰烯菌酯对镰刀菌具有较高专化活性,且结构新颖。经过9年室内生测和大田试验,证明了该产品在小麦赤霉病与水稻恶苗病防治上的优异效果。2007年,95%氰烯菌酯原药和25%氰烯菌酯SC(商品名“劲护”)取得临时登记。2015年2月3日,取得了48%氰烯·戊唑醇SC(商品名“劲兴”)的正式登记。

经过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团队10余年深入研究发现,氰烯菌酯具有独特的新作用机理和抗性风险分类。氰烯菌酯的作用靶标是肌球蛋白,这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农药新靶标,这一发现有望加速推动新一代农药的创制进程。最新研究表明,氰烯菌酯浸种可防治水稻恶苗病,防效优异,而且能提高秧苗素质和抗逆性,对水稻安全。

除了氰烯菌酯,毒氟磷、噻菌铜、噻唑锌、丁香菌酯等国内自主创制杀菌剂正在重点难点作物病害防控中发挥着“中国智造”农药的关键作用,为民族农药创制树立了标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杀菌剂 品种 毒素 小麦赤霉病
上一篇 : 图片新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