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口诛笔伐的背后原因


参考消息网6月4日报道,英媒称消费者应该考虑购买有机食品,因为食品中的农药远较以前所认为的危险,会损伤人脑,每年会造成1250亿欧元的损失。对农药产品新一轮的口诛笔伐,似乎又要来临。

农药是农业发展的守护者,不是害群之马!农药自从公元前1000多年开始,历经天然农药、无机农药、有机农药、生物农药的演变,在3000年里时刻守护着农业,促进着农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相信英媒的消息一出,会再次引起社会人士对农药行业的口诛笔伐,农药行业也将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作为一名从事农药行业报道十多年的记者,本人对此报道的观点有话要说。消息中重点提出了“农药有害”和“有机农产品有益”这两个观点,究其深层次原因,恐怕是欧盟对中国农药企业要进行新一轮的打压。

仔细分析每次“农药有毒论”的发起者可以发现,他们都是从事非农业相关领域的社会人士,有的甚至是文学家,“农药残留”这样专业的词汇由这些“专家”说出口完全变了模样。当农药行业从业人员下田指导农民用药,保障农产品丰产时,所谓的“专家”凭什么坐在高楼大厦中嘲笑他们。我们为什么要听一个足球运动员分析篮球的打手犯规?

再回到“有机产品有益”这个观点,这才是全篇文章的重点。“有机产品有益”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否认,为何会在这时由欧盟某某专家提出呢?本人认为,与其说这篇文章是诋毁农药,不如说是宣扬有机农产品,更深层次是打击中国农药出口。

作为全球发达经济体之一,欧盟各成员国如法国等国家率先在有机农业上做出非常大的突破,在满足国内部分高消费人群需求后,部分有机农产品出口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但我们要冷静地分析,法国生产的有机农产品到底能满足多少人的消费,能养活多少人?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有毒食品”,全球的有机农产品能养活多少人?在17世纪,爱尔兰因为马铃薯晚疫病大爆发导致人口锐减20%~25%,其中约100万人饿死或病死,约100万人移民海外。一旦大量限制农药,将不仅仅是经济的损失,还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要先追逐有机还是要先生存!

经济利益之争永远是国内外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中国自成为全球农药出口大国之后,一方面,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不断提高农药准入门槛、修改农药残留标准,限制中国农药出口;另一方面,中国农药在亚非拉等非发达国家的出口额却在节节上升,挤压了某些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农药市场份额。

自《寂静的春天》开始,到“中国每年每人吃掉2. 59公斤农药”,再到今天的《农药危害远大于以往的认知》,每一篇文章都在刺痛着农药从业者的心,农药需要更公平公正的对待,“英雄”不能因为时代而埋没。 (剑峰)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残留 农业发展 有机农业 核心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