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肥企担忧“碳权压力”


本报讯(记者熊鹤雯)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得到消息,2017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全面启动,石化联合会已初步梳理出石化和化工行业符合国家发改委拟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的企业名单,涉及约2400家企业,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8%,占纳入到第一阶段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总数的1/3。而对于目前利润持续下滑的肥料企业,碳排放问题,很可能成为压在企业身上的又“一根稻草”。

对此,北京中华联合认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岑表示,作为碳排放大户的化工企业未来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场抢占低碳先机的大战中,企业通过碳资产管理能力建设形成一支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碳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做好能力建设,为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将碳约束转变为碳机遇。

对化肥生产企业来说,减少因化肥生产带来的碳排放量、降低化肥制造环节的能耗,是其首要任务。国家设定碳排放权总量,会促使肥料企业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加大技术投资,短期内增大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增加管理成本。

对此,记者采访了贵州开磷集团市场部部长阮国柱,他说:“对于化肥生产企业来说,目前的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如果加上碳交易所增加的成本,小型企业很难支撑下去;大型企业的壮大发展也会受到限制。”阮国柱还介绍,开磷集团仅仅是投入在乌江渡区域废水回收的成本一年就要三四亿元。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不是一刀切。基于此,阮国柱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向企业提供先进、环保、低能耗的技术支持,使化肥生产企业能够恢复良性竞争,并建议给所有企业、所有区域均等的碳权,多的买,少的则补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