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重塑“大地之魂”,中微肥土调剂发力


开会;“中材鼎原———硅钙钾镁示范推广走基层”活动在京启动

开会;“中材鼎原———硅钙钾镁示范推广走基层”活动在京启动


文/图记者陈琼杜晓文

题记

当前,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为继,粮食生产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土十条”的出台以及零增长计划的提出,将土壤健康和土壤修护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近日,中国土壤改良与修复专家研讨会暨报企战略签约仪式在北京召开。会议呼吁农资企业、经销商、媒体等多方应共举土壤修复大旗,共担推广重任,普及平衡施肥理念,将好的土壤改良产品带到基层,助力解决中国土壤健康问题。

土壤是农业的基础,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主要在土壤上进行,农产品均直接或者间接地从土壤中生产,土壤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业生产措施的效果。中国粮食实现了多年连增,在这大好局面背后也隐藏着极大的不安全性。过去片面追求粮食产量的增长,不合理使用化肥,使得土壤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土壤改良和修复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中国土壤改良与修复专家研讨会暨报企战略签约仪式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中国土壤形势严峻,土壤修复迫在眉睫,农资企业、经销商、媒体等多方应共举土壤修复大旗,共担推广重任,普及平衡施肥理念,将好的土壤改良产品带到基层,助力解决中国土壤健康问题。

土壤改良刻不容缓

资料显示,中国化肥年施用总量在6000万吨,占全球用量的35%,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农业部要求2020年化肥农药零增长)。而中国的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总面积7%,却消费了超过世界1/3的肥料,单位面积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7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

肥料是农业增产和高产的重要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粮食要高产,必须吸收足够的营养。而中国的土壤偏瘦,必须补充外来养分,化肥是最直接的补充方式。但是中国人多地少,为了追求高产,农作方式追求充分使用养料,多锄多耕,造成土壤潜在的养分过度释放,土地营养越瘦,人们会施加更多的肥料,喷洒更多的农药防虫,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土壤酸化、次生盐碱化、土壤肥力和有机质下降等问题,影响土壤健康。

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酸化导致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有关资料显示,南方14省(区、市)土壤pH值小于6.5的比例已由30多年前的52%扩大到65%,土壤pH值小于5.5的比例由20%扩大到40%,土壤pH值小于4.5的比例由1%扩大到4%。西北地区耕地盐渍化面积3亿亩,占全国的60%。其中,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2100万亩,占全国的70%。

数据显示,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土壤改良与修复的产业规模正在逐年增加。2015年产业规模只有30亿元,2016年增长至90亿元。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土十条”政策也正式吹响了土壤污染防治的号角。2017年国土部、发改委印发实施《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6-2020年)》,将土壤生态整治列为主要目标之一,修复受损土壤、保障土壤健康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预计2017年土壤改良与修复产业规模有望达到240亿元。虽然目前中国土壤改良与修复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期,但经过多年的攻关技术难点、优化方案设计、开发优质肥料、教育基层农户等方式,目前的推广进程正逐步迈向正轨。

中国化工报社社长崔学军表示,作为农资人要讲好现代农业大故事。民以食为天,土地对人们生活不可或缺。所以,土壤改良应该要放在现代农业的高度上。无论是无机肥、有机肥、还是中微量元素肥料,要实现的目标就是重塑“大地之魂”,促使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行业不能诋毁化肥,轻视有机肥、忽略中微肥,多重结合才能不顾此失彼,行业更要在“综合性解决方案”上多下功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微量元素 化肥 耕地 施肥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