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聚全行业之力破供给侧之困


携手破解供给侧之困

供给侧改革有了目标,还需要手段。本次调研的发起单位金正大集团,以及参会的宜化集团、开磷集团、河北阳煤正元化工等龙头企业负责人都认为,在转型关口,骨干企业必须发挥中坚作用,协同开启供给侧改革之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万连步牵头,共10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联合协作推动化肥转型升级的建议,在行业引发强烈反响。作为对建议的落实,金正大集团联合多家单位启动了此次大规模产业调研。万连步表示,面对当前紧迫的形势,化肥行业应该改变过去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全面树立大联合、大协作、大发展的理念,通过集聚行业优势资源和开展上下游联合协作,提高化肥行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实现化肥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肥料行业,金正大集团坚持自主创新,走在了供给侧改革前列。据了解,目前金正大集团已建立了本行业最高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掌握了各项新型肥料及增效技术、土壤改良修复技术等,开发出了作物生长所需的全系列产品。2016年金正大集团参与起草的控释肥料国际标准实施,确立了在新型肥料领域的领先地位。“金正大集团愿与社会各界联合构建在产品创新、技术攻关、市场开发、农化服务等方面的协作,并通过与上下游同行业进行生产、资本、技术、品牌以及渠道合作,共同推动肥料行业大发展。”万连步表示。

宜化集团副总裁张新亚对此深表赞同。他说,此次调研时间好、组织好、思路好,将有权的人(政府决策者)、有钱的人(龙头企业负责人)、有才的人(科研专家)和有笔的人(新闻媒体)召集在一起,形成了合力。他还认为,联合协作不仅体现在企业之间避免单打独斗,更要强强联合。“化肥行业为什么出现产能过剩?就是因为没有实现‘大大联合’,而是‘大小联合’,一些央企、一些煤炭企业把正在倒闭的、应该倒闭的落后产能像捡垃圾一样全部装进去了,又维持了五年,导致过剩。大联合、大协作,一定要门槛设高一点,这样才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和实现市场有序。”

国务院参事刘志仁:

化肥界的一次革命性举动

这次调研是化肥界革命性的举动,它会对肥料企业产生重要影响。我注意到,这次调研由“官民产学研用”六大部分一起开展,这种方式有利于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实实在在地讲,一个部门、一个行业自己先动手搞结构性改革,肥料可能是第一个。针对这次调研,提几点建议:第一是抓焦点;第二是抓重点;第三是抓实情,希望这次调研真正能写出活生生的东西;第四要抓典型。国务院参事室从前年开始关注肥料行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国内产能过剩,而化肥技术水平并不低,为什么不能“走出去”?我们正撰写一个报告,建议把化肥企业“走出去”纳入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同时建议国务院尽快出台支持化肥企业“走出去”的相关政策。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

在化肥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希望这次调研能重点发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典型案例;重点发现创新引领智能制造、重塑产业发展模式的典型案例;重点发现化肥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型肥料、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等典型案例。通过调研,为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科学使用化肥提供可靠依据和参考。同时,通过调研为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和决策依据。这次调研专业性、针对性强,对肥料行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在化肥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石化处副处长张凡:

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

化肥工业应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相关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化肥作为重要农资,还要主动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需要,以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安全为出发点,坚持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质量为先、绿色发展、合理调控发展总量。我们也鼓励优势产能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本次调研将对全行业进行系统考察,寻找创新举措,探索肥料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和模式,促进企业协作,希望能办出声势,取得实效,为促进行业转型发挥作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 氮肥 施肥 农业技术推广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