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民族种业的“十三五”开局答卷


11月19日,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谋种业发展。
  当前,受制于国际粮价的“天花板”和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地板”,农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转型,才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这两道“紧箍咒”下打开一片天地,就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种子是农作物的起点,种业是农业的基石。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对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种业已经迈入到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的历史新阶段。
  种植结构调整,种业先行
  新形势下,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与供给不足日益凸显,我国农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老问题不断积累,新矛盾不断涌现,面临品种结构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大、消费结构升级、产业融合程度加深、国内外市场联动增强等困难和挑战。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种业首当其冲。
  粮食库存多,玉米占“大头儿”,而今年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的大豆,也占“大头儿”,“一减一增”势在必行。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改种大豆、马铃薯、杂粮杂豆、青贮玉米、优质饲草等作物成为必然,而这对品种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玉米、大豆良种攻关之后,今年启动了水稻、小麦攻关,一批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和高产高蛋白大豆品种进入试验示范,即将在生产推开。
  长期以来,农作物种业多集中在大宗粮食作物和杂交种,经济与特色作物种业成为短板,这很难适应结构调整与消费多元化要求。当前,想破解以玉米为代表的“三多”叠加、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就必须推动粮食、经济园艺和特色作物均衡发展,须在供种源头做出相应调整。
  业内人士指出,在调大宗粮食作物的同时,利用作物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棉油糖、菜果茶、蚕桑麻等作物为重点,可以筛选推广一批有市场的特色品种,形成地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区,丰富农产品种类,缓解结构性短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广东省为例,荔枝、香蕉是广东省的优势产业,但目前生产中存在荔枝优质品种占比少、香蕉品种普遍不抗枯萎病等问题,难以适应生产和市场需求。“通过品种调整优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生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优良品种的培育、示范和推广应用。”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黄斌民说,“目前,广东省已育成不感香蕉枯萎病的突破性香蕉新品种‘中蕉9号’,解决了香蕉枯萎病区用种难题;育成了种子休眠期短的蔬菜新品种‘铁柱2号’冬瓜,解决了冬瓜生产中种子普遍休眠期过长的问题;育成并推广了生产上急需用于高接换种的荔枝品种‘井冈红糯’等。”
  扭转“国粮入库,洋粮入市”的局面,推进种植结构调整,选育优良特色品种是关键。面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业只有超前谋划主动调整转型,才能抢抓市场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农业要有竞争力,种子必须有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高产育种不断突破,但节肥节水节药及适应机械化、轻简化的品种少,难适应以绿色发展的要求。从国内外实践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良种,要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离不开种业。
  如今,高产这一性状不再是衡量品种优劣的唯一标准,优质、多抗、广适、适宜轻简化栽培、适宜机械化、节水节肥、重金属低吸附等性状越来越被看重。抗性育种、适应机械化轻简化品种的培育以及专用品种选育都具有很大潜力。例如,生产上亟待解决的小麦赤霉病、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和抗旱节水等问题,都要从良种上求突破。今年东北玉米种植效益普遍下降,每亩亏损200元~300元,主产区小麦、早籼稻收益也在减少,据专家测算,如果玉米实现籽粒机收,每亩将节本增效在150元以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玉米 香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