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延庆区、房山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四个区藜麦生产遭受严重虫害,产量减产50%以上。植保专家初步调查发现:甜菜筒喙象虫害大爆发是主要原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张桂芬调查结果显示:在延庆区和门头沟区藜麦种植区域为害率达到30%-80%,严重地块为害率达到100%。
在延庆区永宁镇藜麦示范地,延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郭自军在干枯的藜麦植株里发现存活的虫卵、幼虫及成虫,在藜麦示范地块周边杂草生长的土壤里发现越冬的成虫,证明甜菜筒喙象的隐蔽性极强,成虫将卵产在寄主植物组织中,且有越冬现象。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粮经科副科长张金良介绍,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为害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成虫在主茎和分枝上钻穴产卵,诱发病害发生,致使叶片凋萎、果穗腐烂夭折。二是以幼虫在主茎和分枝的内部输导组织中蛀食为害,严重影响植株的营养输送,还造成主茎风折、侧枝折断、籽实不饱满或形成瘪粒,致使藜麦严重减产。
“甜菜筒喙象在藜麦上的暴发成因、传播扩散途径及其与甜菜、苋菜以及其他藜科、苋科或蓼科杂草的关系尚不得而知,且藜麦甜菜筒喙象为害隐蔽、来势凶猛,暴发性极强,并且,不同地域其主要寄主植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亦有明显差异。因此,借鉴甜菜筒喙象在甜菜田的研究结果及其发生为害特点,其防治适期应为越冬代成虫出土盛期和当年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且应以防治成虫为主。”张金良说。
植保专家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建议防治藜麦甜菜筒喙象虫害分为三部分:在农业防治方面,秋季铲除并彻底销毁田边地头的杂草,尤其是苋科、藜科、蓼科的杂草,可以显著减少甜菜筒喙象的虫口数量。同时,适时冬耕冬灌也可明显降低越冬成虫的虫口基数,减轻来年的为害。在化学防治方面,针对成虫,可以采用触杀兼胃毒的高效低毒药剂进行喷杀,亦可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和畏惧强光的习性,于行间撒施毒土,进行有效防治。在生物防治方面,目前已知甜菜筒喙象卵寄生蜂对甜菜筒喙象的幼虫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可予以引进并进行评价利用。
藜麦在油脂、蛋白、脂肪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平衡构成,及其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脂肪酸和抗氧化剂等特性,并可降低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被列为全球10大健康营养食品之一。近年来,我国山西、吉林、青海、甘肃、河北等地开始较大面积地种植藜麦,加之国际市场对藜麦的需求强劲,因此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植保专家建议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力和物力,系统开展藜麦甜菜筒喙象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种群发生规律和动态趋势、传播扩散途径和种群扩张机制、暴发成灾机理研究,及其紧急处置技术、阻截控制技术、自然天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和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全力推动藜麦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6-11-18/261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