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粮改饲”———青贮玉米的商机探秘杜邦先锋青贮全过程管理


编者按

中国粮食连年增产,玉米贡献突出。近几年粮食面积增加1.99亿亩,其中玉米占增量的98%;粮食总产增加1764亿公斤,玉米占增量的57%。用市场杠杆调节生产,经济作物早就完成了,粮食生产关系国家命脉,国家一直以临储制度平衡粮价。在高库存、国内外价格倒挂、面积过大等多重矛盾冲突之下,玉米充当了粮食结构调整的“急先锋”。

2015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当年农业部会同财政部选择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

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将“粮改饲”补助范围扩大到“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据7月31日农业部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信息,预计今年玉米调减面积超过3000万亩,为近13年来玉米面积首次减少,目标是到2020年将玉米面积稳定在5亿亩,调减5000万亩。

虽然中国青贮玉米的发展可最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但进展缓慢,农民种植的青贮玉米非畜牧业生产需要的饲料原料是最根本的原因。记者以为,当前发展青贮玉米,玉米种业和玉米生产者必须首先了解国外青贮玉米如何发展、中国的差距在哪里,才能谈在中国发展青贮玉米。杜邦先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种子供应商,其青贮技术先进。记者近日就青贮玉米话题与两位专家进行探讨,并探寻中国青贮玉米发展的商机。


2016年7月18日,杜邦先锋种子事业部奶牛营养经理史枢卿、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刘长全副研究员与记者坐在杜邦北京一间会议室,史枢卿开门见山,在投影屏幕上展示当前全球青贮玉米生产现状。可以说,全球广泛生产应用青贮玉米的现实,也让我们对中国发展青贮玉米充满了期待。

青贮事关供给侧改革

时下,取消玉米临储的决定让种粮大户忧心忡忡。据统计,每年中国玉米消费量的60%~70%都是饲料,秸秆、粮食加工副产物等也大量用于畜禽养殖,但种植、养殖、加工三个产业各唱各的调,籽粒玉米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养殖业特别是草食家畜奶牛、肉牛、肉羊对优质粗饲料的实际需求。可以说,当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玉米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最迫切。

种植青贮玉米,不但有利于减少饲料原料进口,有利于畜牧业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效率。以草食家畜饲料需求为导向,调整玉米种植品种和利用方式,是“粮改饲”目标之一。

7月6日,农业部公告《全国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据专家介绍,这是国家第三次提出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根据该规划,青贮玉米的发展目标是3500万亩,这个数字占到5亿亩玉米种植目标面积的7%。确定7%的比例,是参考了美国等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美国青贮玉米面积年际变动不大,2012年4400万亩,2013年3700万亩,青贮玉米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再看欧洲,爱尔兰、英国、丹麦、比利时、荷兰等国几乎是100%的青贮玉米;德国籽粒玉米、青贮玉米、沼气玉米各占三分之一,而沼气玉米也是青贮玉米;法国青贮玉米占到50%。西欧年种植青贮玉米6000万亩,占玉米面积的80%左右。以乳业著称的大洋洲新西兰,青贮玉米占100%。

根据山西农业大学教授许庆方的调研,中国肉牛和奶牛养殖每年消耗青贮玉米4500万吨左右。考虑到当前青贮玉米发展还处于相对低级阶段,3500万亩的发展目标是科学的。而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土地生产力最大化,进行休耕和轮作,选择青贮玉米也是一个好的方向。

乳业发展离不开青贮

青贮苜蓿可提供优质纤维和蛋白,青贮玉米是非常好的能量饲料和优质纤维。乳业发达国家,美国、荷兰、新西兰、法国、德国等,均把青贮玉米作为奶牛的重要饲料组成。以美国为例,在高产奶牛的日粮配方中,青贮玉米一般占到粗饲料的80%。高质量的青贮饲料,不但可降低精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投入,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可保证产奶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品种 饲料 奶牛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