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当农资连锁遇上电商:农资流通将迎来一场变革



  黄小兵强调,农资电商和农资连锁是协同发展的。“其实我们所说的农资电商仅仅是互联网+农业中很小的一部分,传统的农资企业更应该站在互联网+农业的高度去看待农资电商,通过农资+互联网,实现服务的真正落地。对于传统的农资企业来说,当前的重点工作应该是利用互联网进行流程优化、供应链整合升级,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研发技术、改进售后,而不是简单去网上建一个化肥产品的电商平台。我国区域性比较强,所以在落地到各地时,要和当地政府做好衔接,适应当地的发展氛围,未来的农资连锁模式发展肯定不是依靠大规模开店,而是通过合作、兼并重组,整合地方性的农资服务体系。”
  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陆立新认为,农资连锁模式对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和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与手段,通过服务、培训使得加盟商能够逐步与授权方形成共同的营销理念,通过双方共同的努力,进而形成利益共同体,将连锁真正的“锁”起来。随着农资电商的出现,激发了企业互联网思维,为创建全新的管理模式和现代化的管理工具与手段创造了条件。
  近水楼台先得月
  农资连锁遇上电商
  在过去的2015年,阿里与京东两大互联网巨头重拳出击,都将农村电商作为了公司战略发展方向,引起行业关注,并且进入农资流通领域。
  互联网企业进入农资领域的目的是为了颠覆,而作为传统的农资连锁企业则是要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来优化产业链。黄小兵表示:“目前农资电商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物流配送和服务,而传统的连锁企业扎根农村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积,不但具有现成的网络,而且也具有一定的服务能力,所以说农资连锁企业发展电商具有先天优势,势必赢得发展新机遇。”
  汪路平认为,阿里和京东在下一盘很大的棋,他们着眼于布局整个农村市场。“目前开展得最顺利的是工业品下乡。在阿里、京东的体系里农资产品的交易体量目前相比较还不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农技支持,但这不代表他们会放弃这块市场,后续一定会有大的调整和大的动作。”
  汪路平强调,农资经营中,无论是连锁还是电商,谁也跳不过农技服务,谁抓住了农技服务,谁就抓住了战略制高点,这也正是农资连锁企业的优势。“近年来,农资经营单一的贸易属性逐渐弱化,而基于生产全过程的综合服务属性进一步加强,而农技服务又是所有服务中首当其冲、重中之重的。传统农资连锁企业通过农技服务,做好‘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上抵抗电商冲击。而农资电商积极探索破局,通过O2O线上、线下相结合,互联网+农技服务,创新服务体验。在农资行业中,行业过度竞争,赊销现象普遍,已成为行业痼疾,虽然改变现状的难度很大,但行业呼唤改变的内生动力也很强,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成熟、技术的演变,农资电商很有可能在供应链金融方面有所突破。可以说是线下连锁企业与线上农资电商加强融合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互利共赢。”
  陆立新认为,一些电商企业涉足农资电商,渠道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短期内形成一定规模还是有难度的。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主要是“最后一公里”服务以及“最后一公里”互动。随着近年来政府的重视,淘宝、京东在农村的推广宣传,农村消费者对互联网已逐步认可和接受,但传统交易习惯依然明显,因此,依托连锁网络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正是传统农资连锁企业的优势。
  虽然近年来阿里、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相继介入农资电商行业,但这类综合电商大鳄并没有传统农资流通企业的网络资源,在现实操作中难以实现农化服务、售后等问题。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总经理助理齐协力认为,未来农资企业的出路在于转型升级为农业综合服务商,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农资公益服务,吸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关注、参与、互动,提升目标客户的粘合度,培育企业的软实力是重要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也是连锁企业之所以要抓住时机发展电商,变革服务模式,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农资连锁企业不应该等着被颠覆,而是要尝试着改变,黄小兵表示,正是传统农资连锁企业敢于试水电商才推动了行业进步和发展。“农资行业原本就是相对落后、保守的产业,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是依赖补贴去发展,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农资行业要想发展就必须去改变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推动技术的进步,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资人不敢面对现实。在未来的发展中,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是农资销售的发展方向,只有敢于去改变现实才能推动农资流通领域的发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相结合 两条腿 化肥 农资价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