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行业资讯

一个因科技改变的村庄


    在生活区,记者参观了两户农民的新居:一户正在装修,房子约120平方米,厨房和卫生间齐全,户主是一对年轻夫妇,房屋装修标准与一线大城市没什么两样:塑钢窗、瓷砖地、定制门……另一户已经入住,约50多平方米,户主是一对老夫妇,房顶和院里都架着光伏设备。老两口告诉记者,他们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不愁吃、不愁穿,因为光伏发电能给每户带来3万元收入。老两口平时看病有卫生室,娱乐有活动站,日子过得很舒坦。

    在村里的生产区,记者看到一排排架有光伏设备的大棚,下面有羊群和农作物。村书记介绍说,山路集团公司在村里开展光伏扶贫,大大提高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水平。现在,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陆续回来了,纷纷加入光伏产业的建设行列。现在联星村每个农户的年收入,除光伏发电带来的3万元收入外,还有来自土地流转的收入2万至3万元,庭院内精细化农业收入也有3千至5千元,合作社种养殖收入3万至5万元,每户年收入总计可达8万元左右。因科技而变的不止是村民生活,如今的联星村,农业生产已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年产绿色和有机粮食4000万斤、奶山羊10万只。同时,光伏产业利用屋顶、院落、圈舍年发电8500万度;合作社通过电子商务和服务业出售农畜产品,实现一二三产融合,互相促进,齐聚发展。记者见到这里的年轻人,人人有工作,农民正向产业化工人转变。采访期间,记者看到村里的老人们,有的在活动室打牌,有的在健身房健身,有的在家里乐呵呵地看着四五十寸的大平板电视,整个村庄,家家户户的每个细节,都透着浓浓的安居乐业的味道。

    谈及山路集团公司为何积极参与推进这一扶贫项目,山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倪海光直言不讳地说:这得益于公司全光伏产业链低成本的优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四部委联合批准的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和内蒙古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山路集团公司历经多年不懈努力,打造出以煤矸石为源头、以八大工农牧业产品为终端的两条完整循环经济产业链。参与推广光伏扶贫事业后,山路集团公司成立“山路光伏扶贫基金会”,计划在未来5至8年确保10万户、30万人实现脱贫致富。为此,公司调动一切社会和企业资源,确保实现扶贫目标。光是联星村这个项目,预计总投资即达20亿元,计划搬迁3个行政村,共计4536人,现在一期工程已经建设完成。山路集团公司负责人坦言:通过光伏扶贫,不仅帮助了更多人脱贫,助力了自治区产业升级,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社会认同和企业凝聚力,为集团未来的发展营造了更良好的氛围。

    “政府主导、企业牵头、农民主体”,正是光伏扶贫项目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而科技的力量,经由与产业结合,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落地,也的确可以迅速改变一个村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经济作物 牡丹 喷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