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科技改变的村庄
——内蒙古五原县联星村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光伏新镇扶贫项目纪实
( 2015年12月18日 05 版)联星村村委会和村民活动室。
能电池板,上可发电,下可种养。借助网架式支架安装的太阳
在联星村生产区,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每天都在发电。
在联星村生活区,已建成457套这样的标准化住房。
编者按
在内蒙古五原县,伴随光伏扶贫事业的发展,催生出一个明星村。本刊记者特别走进该村,实地探看这个村庄因科技而变、因光伏资产收益精准脱贫的情况。令记者惊喜的是,联星村在引进光伏扶贫项目后,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事实上同步实现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特别是在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方面,做出了务实、有效尝试。这样复合型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才是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经典实务案例。
本报记者孟军文/图
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内蒙古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村就发生了令人惊叹的变化。这个原本以简陋的砖土结构房为主的村落,曾经破败、杂乱的房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漂亮的光伏一体化住宅;过去冬天里缺乏生机的裸露土地上,架起一排排兼顾发电与种养功能的太阳能电池板:紧邻住宅区建起饲养规模达10万只的奶山羊标准化光伏养殖场,四周的土地经过治理后形成2万亩现代化种植区。村书记李永富介绍说:“这一切变化,得益于市、县两级政府为联星村牵线,引进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后实施的光伏新镇扶贫项目,这个项目凝聚政府、企业与农民三方合力,让联星村一跃成为五原县的明星村,成为县里‘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一个综合示范村庄。”
联星光伏新村由五原县隆兴昌镇同联村和五星村组成,有人口1352人。过去这个村大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吃粮靠种地、花钱靠打工”,是一个并不富裕的村庄。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提出“8337”发展思路,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所谓“十个全覆盖”工程,包括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嘎查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嘎查村标准化卫生室、嘎查村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适逢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出台实施光伏扶贫的政策,联星村幸运地抓住了机会:从2014年3月开始,在县政府的主导下,引进内蒙古山路能源集团(以下简称山路集团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开展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和扶贫工程的光伏农牧城镇化项目。
在李书记的带领下,记者实地参观、切身感受了联星村这个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村的变迁。与周边普通村庄不同的是,联星村由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组成。项目实施后,一期工程期间,山路集团公司投资8.5亿元,搬迁2个行政村,复垦2350亩耕地。在生活区内,山路集团无偿为农民建设457套50至100平方米的住房及占地半亩左右的配套庭院经济小院,同时在屋顶上和院内空地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院内电池板下,可种植油用牡丹、中草药等经济作物。建成的这些住房及光伏设施,均无偿赠送给当地贫困人口、无劳动能力及残疾人等。与此同时,村里配套实施安全饮水、街巷硬化、通电及广播电视通讯、幼儿园、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便民连锁超市、养老医疗社会保障工程,同步完成绿化、美化、亮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农村社区化、就地城镇化。
给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产业支撑的同时,村里又建起光伏农牧业生产区,贫困户可以在此务工或者参加合作社获得收入。山路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网架式支架在此派上大用场:这种支架同时具备喷灌和遮阳网架的功能,可以在喷灌等农业设施上方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贫困户迁入光伏城镇化住宅区以后,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通过土地整理、建设水利设施,安装太阳能提水装置,购置大型农机具,联星村的种植业由传统走向现代,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在项目实施中,联星村发展光伏农业以种植油用牡丹、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为主,同时为养殖业提供优质苜蓿等饲料。发展光伏牧业,则是计划在联星村建设30万只奶山羊养殖场,与一般养殖场不同的是,在联星村养殖场的屋顶和活动场地内,均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公司还自建加工厂将鲜奶进一步加工成液态奶、羊酸奶、羊奶粉及羊奶制品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3/2015-12-18/77322.html